网站首页 | 史料文献| 最新目录 | QQ:89676568邮箱:89676568@qq.com
 

史念海全集

 

介绍


史念海全集(共7册)

资料编号:KW3019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2.50G

作者:史念海

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

内容介绍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覆盖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对于从总体上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有很强的应用性。中国的国家地理应该为更多的国人所了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本书系共40卷左右,选自20世纪最有成就的历史地理和人文、自然地理研究大家——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陈桥驿等的代表作,集中体现和反映中国的国家地理研究之大成。
史念海毕生从事历史地理研究,成果涉及各个领域,他的著作以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主。涉及疆域与政区、黄河与黄土高原、经济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及古都等等。
本书是史念海先生的全部书稿的汇编,由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萧正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侯永坚、历史系主任王社教等主编;史念海先生女婿王景阳教授通校了全部书稿。
作者介绍
史念海,历史地理学家,山西平陆人,1948年后,任西北大学、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长、副校长,陕西省历史学会第一届会长,民进中央委员、陕西省委主任委员。1956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着有《中国的运河》、《河山集》(一、二、三集),与顾颉刚合着《中国疆域沿革史》。
作品目录
史念海全集(套装7册,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著。人民出版社第1版(2013年4月)
   卷一
   编辑说明
   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和史念海先生的历史观(代序)
   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不解之缘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和发展
   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
   中国疆域沿革史
   中国的运河
   中国古都和文化
   卷二
   中国历史地理纲要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
   卷三
   河山集初集
   石器时代人们的居地及其聚落分布
   古代的关中
   春秋时代的交通道路
   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发展及其地区的分布
   释《史记·货殖列传》所说的“陶为天下之中”兼论战国时代的经济都会
   战国至唐初太行山东经济地区的发展
   秦汉时代的农业地区
   开皇天宝之间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农业的发展
   隋唐时期长江下游农业的发展
   三门峡与古代漕运
   黄河流域蚕桑事业盛衰的变迁
   论诸葛亮的攻守策略
   後记
   河山集二集
   白寿彝教授序
   自序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堆积(上篇)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堆积(下篇)
   历史时期黄河在中游的侧蚀
   历史时期黄河在中游的下切
   论泾渭清浊的变迁
   周原的变迁
   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
   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徵
   由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探讨今後治河的方略
   论《禹贡》的著作年代
   与辛树帜先生论《禹贡》书
   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
   河山集三集
   杨向奎教授序
   自序
   由地理的因素试探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文化最为发达的原因
   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
   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
   战国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各地经济的变迁和发展
   黄河中游森林的变迁及其经验教训
   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
   论黄土高原的治沟和治水
   陕西地区蚕桑事业盛衰的变迁
   论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地区
   论济水和鸿沟
   周原的历史地理与周原考古
   洛河右岸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的探索
   编後
   卷四
   河山集四集
   谭其驤教授序
   自序
   陕西省在我国历史上的战略地位
   陕西北部的地理特点和在历史上的军事价值
   关中的历史军事地理
   秦岭巴山间在历史上的军事活动及其战地
   论战国时期称雄诸侯各国间的关系及其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娄敬和汉朝的建都
   函谷关和新函谷关
   论雁门关
   与代县友人论雁门关书
   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
   直道和甘泉宫遗迹质疑
   与王北辰先生论古桥门与秦直道书
   再与王北辰先生论古桥门与直道书
   壶口杂考
   秦汉时期国内之交通路线
   再论关中东部战国时期秦魏诸长城
   後记
   河山集五集
   周立三教授序
   自序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
   森林地区的变迁及其影响
   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及有关的一些问题
   新秦中考
   河南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
   隋唐时期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其与人为作用的关系
   论唐代前期陇右道的东部地区
   河西与敦煌
   开元天宝时期长安的文化
   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
   唐代前期关东地区尚武风气的溯源
   隋唐时期域外地理的探索及世界认识的再扩大
   编後
   卷五
   河山集六集
   胡厚宣教授序
   自序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和发展
   班固对於历史地理学的创建性贡献
   胡渭《朏明学案》
   阎若璩《潜邱学案》
   王静安对於历史地理学的贡献
   论王静安研治历史地理学的方法
   唐代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
   中国古都学刍议
   论地名的研究和有关规律的探索
   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
   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
   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
   唐代河北道北部农牧地区的分布
   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
   汉中历史地理
   编後
   河山集七集
   何兹全教授序
   自序
   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有用於世的作用
   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
   论西安周围诸河流量的变化
   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迁及其对王朝盛衰的影响
   春秋以前的交通道路
   战国时期的交通道路
   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
   唐代通西域道路的渊源及其途中的都会
   唐代原州的木峡关和石门关
   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
   《秦长城与腾格里沙漠》跋
   郦道元与其《水经注》中所记的高阙
   论秦九原郡始置的年代
   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人口迁徙
   西周与春秋时期华族与非华族的杂居及其地理分布
   说唐与吐蕃相争已久的维州城
   论战国时期的“插花地”
   论唐代贞观10道和开元15道
   陕西在秦汉时期历史中的地位
   顾颉刚先生与禹贡学会
   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
   游城南记校注
   卷六
   河山集九集
   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不解之缘
   释《禹贡》雍州“终南惇物”和“漆沮既从”
   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
   黄土高原的演变及其对汉唐长安城的影响
   西安地区地形的历史演变
   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
   唐长安城外龙首原上及其邻近的小原
   环绕长安的河流及有关的渠道
   最早建置都城的构思及其对汉唐诸代的影响
   先秦城市的规模及城市建置的增多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的撰著渊源
   郑韩故城溯源
   西安附近的原始聚落和城市的兴起
   汉代长安城的营建规模
   论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长安城中的小城、子城和皇城
   汉代零陵郡始安县城址刍议
   中国历史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的创始
   论历史地理学与方志学
   再论历史地理学与方志学
   论陕西省的历史民族地理
   《西安历史地图集》後记
   後记(王京阳)
   方志刍议
   论文考证
   卷七
   论文考证
   序跋书评
   回忆交往
   科普其他

目录介绍如下:

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全集 第1卷 史念海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_13571161.pdf 378.38 MB
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全集 第2卷 史念海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_13571162 .pdf 349.08 MB
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全集 第3卷 史念海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_13571163 .pdf 375.10 MB
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全集 第4卷 史念海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_13571168 G.pdf 353.52 MB
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全集 第5卷 史念海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_13571169 .pdf 378.28 MB
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全集 第6卷 史念海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_13571170.pdf 343.54 MB
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全集 第7卷 史念海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_13571171.pdf 382.26 MB

 
 
返回首页
 
特别申明:本馆所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史料文献都是来之于网络寻找,不能保证没有瑕疵,书友只能做为学习和交流使用,本馆寻找的资源以古籍史料文献为主,若因疏漏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理!!!!
 
2023--- QQ:89676568--- 邮箱:896765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