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集校集注集评(全15册)
资料编号:KW7967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4.14G
作者:鲁洪生 主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全十五册),鲁洪生主编,龙文玲、李笑野、袁长江、邵杰、董露露副主编,中华书局、现代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选集,编辑成书后,广受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重视,就普及性而言,居儒家五经之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顾颉刚先生《〈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指出:“《诗经》这一部书,可以算做中国所有的书籍中有价值的。”可谓的当之论。
《诗经》产生之后,就被历代政治家、文论家和文学家根据各自的立场研读、阐释和发展着,《诗经》作品的本来面目,也因历代政治家、文论家和文学家据其各自立场的研读、阐释和发展而遮蔽着,正如鲁洪生先生在该书前言所指出:“先秦时期有赋诗言志之用,汉有齐、鲁、韩、毛四家诗及今古文之争,魏晋六朝有南学北学、郑学王学之异,宋后又出现汉学宋学的论争,清代更是学派林立,异说纷呈,一篇作品竟有几十种不同的解说。两千余年的《诗经》研究史实际是接受史,古代经生的解读都有不同程度的比附,从解说方法到解说目的都存在问题,但这就是《诗经》研究史的历史真实,任何研究《诗经》的学者都无法回避。”
五四运动后,胡适先生提倡整理国故,曾建议对两千余年的《诗经》研究进行一次清算,并提出分异文校勘、音韵研究、字句训诂、见解序说四大项来总结(《〈国学季刊〉发刊宣言》)。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项工程在当时想要完成是极为困难的,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近百年后的,这项工作在姜亮夫先生、张震泽先生等诸多前辈学人的精神鼓励下,在中国诗经学会的热情关怀下,由鲁洪生先生牵头、众多学者参与,终于得以完成。《诗经集校集注集评》一书,从主编鲁洪生先生的初构想到搜集资料,到终出版,前后历经三十余年。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全书近一千二百万字,以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1980年影印本为底本,依《毛诗》顺序编排,一诗一编,先录原文,原文下依次设〔题解〕〔集校〕〔集注〕〔结构〕〔诗韵〕〔集评〕六大部分,其中,〔集校〕〔集注〕一般以两句原文为单元集校集注,重章且无新注者可连录。这六部分包含了胡适所分的四大项并有所补充,重在集异意,将历时性的发展脉络梳理与共时性分类分析结合,尽可能穷尽式地汇集历代《诗经》作品研究中的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资料。
〔题解〕包含诗篇主旨、时代背景、作者创作动机等内容。此部分将各说进行纵向梳理,再进行横向分类,每类观点也要做纵向梳理,再根据侧重点不同进行细分。各级观点在尊重原文基础上进行概括,用黑体字呈现,占一行;另起一行简录其中各说,以时代先后为序。侧重集异意,钩稽自古及今不同的解说,凡有新意,且言之成理者,皆在钩稽之列。为全面反映历代对诗旨的认知,尊重权,各说者的解说列前,结论同者附其说之后。
〔集校〕全面搜集《诗经》文本的异文,汇集历代有价值的《诗经》异文校勘成果。异文不仅包括传世文献中的异文,如三家诗、历代著作引《诗》、不同的《诗经》版本而致的异文,而且包括出土文献中的异文,如郭店简、上博简相关引《诗》材料,阜阳汉简《诗经》及敦煌《诗经》残卷等。《诗经》异文校勘成果,以时代先后为序。各说先概括其校勘结论,次录其校勘材料,尊重,以呈现历代对《诗经》异文的认知情况。
〔集注〕依循尊重,辑出异意原则,对历代《诗经》注解按时代先后进行辑录。各说另起一行,简录其说。各书所引他人之说,其作留存者依其作者时代收录,尽量依原书文字;其作已佚者,保留在现书中;其作虽存但他书所引异处较多者,仍保留现书之中,以备查考。由于历代对诗中字词、地理、名物理解异说纷呈,故本部分在全书中所占篇幅长,编纂难度也大。
〔结构〕辑录的是历代不同注本对诗篇结构的看法。汉代学者就对《诗经》个别诗篇的结构产生了分歧,如《关雎》,毛《传》分为三章,郑《笺》分为五章。汉代之后的学者,还对毛《传》、郑《笺》、孔《疏》的分章提出异议,但这些资料被当代学者关注不多。该书在这一部分汇集了这些资料,相信对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诗韵〕辑录古今学者关于《诗经》用韵的资料。既收录有音韵学史上的名家名作如陈第《毛诗古音考》、顾炎武《诗本音》、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力《诗经韵读》等,也采录了一些专书中所收录的《诗经》用韵观点,如徐光启《毛诗六帖讲意》、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吴树声《诗小学》等。编排上,尊重,简录韵部。旨在辑出诗韵文字,不加省略号。无论原书是否用小字标韵,均以正文同样的字号呈现,以保证体例的统一,便于读者阅读、研究。
〔集评〕汇集历代学者对诗歌的义理品评、价值剖析和艺术表现手法评价。在中国古代社会里,《诗经》被认为蕴含着经世治国的“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刘勰《文心雕龙·宗经》),《诗经》作品对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亦被推崇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元·杨载《诗法家数》),因此,不同时代的学者研读《诗经》,亦据其诗学理念,对《诗经》每首诗蕴含的义理、价值以及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不同的读解、丰富和发展。本部分依据时代先后、尊重、重在辑异、简录其说原则,对这类资料做了全面辑录。
该书主要有三大特点:
1.资料丰富。全书辑录资料所涉书籍凡四百余种,囊括了古今重要的《诗经》研究成果。其中有古今重要《诗经》注本;有先秦两汉引《诗》、评《诗》的著作,如《左传》《论语》《孟子》《史记》《汉书》等;有古注,如《汉书注》《后汉书注》《文选注》等;还有学术笔记类著作,如《揅经室集》《管锥编》等。涉猎面广,全面反映了历代学者对《诗经》的认知和研究。可谓一书在手,省去读者万千翻检之劳。
2.编排得宜。该书设立题解、集校、集注、结构、诗韵、集评六个部分,将古今重要的《诗经》阐释资料分部类辑入其中,根据集异原则,依时间先后顺序编排。既可以囊括历代《诗经》阐释成果,而且能历时性呈现《诗经》研究史的大致轮廓,分门别类,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查阅与研究。
3.校勘精当。首先,该书辑录资料时,对同一种书,往往关注到不同的版本,时有精当校勘。如辑录《毛诗正义》的材料,并不限于引书表所称的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还参校了《四部丛刊》影宋本《毛诗》、南宋单疏本《毛诗正义》和汲古阁本《毛诗正义》。如《邶风·谷风》“既阻我德,贾用不售”,阮校本毛《传》原作“阻,难云”,《四部丛刊》影宋本“云”作“也”,据改;《大雅·行苇》“嘉殽脾臄,或歌或咢”,据《四部丛刊》影宋本删毛《传》所衍“于”字。又如,逸诗《华黍》,阮校本正义一句话原作“又解为亡而义得存者”,不可通,据南宋单疏本《毛诗正义》改“为”为“经”,则文义始明;《周颂·载芟》,阮校本正义引《周礼·地官·遂人》云“十夫有沟,沟土有畛”,南宋单疏本“土”作“上”,合于《周礼》原文。再如,《小雅·沔水》“鴥彼飞隼,载飞载扬”,“隼”,阮本误为“集”,但未出校勘记,汲古阁本《毛诗正义》正作“隼”,据改。
其次,注重利用阮元的校勘记改动相关错误之处,而不于所校之处,如《商颂·烈祖》“约軝错衡,八鸾鸧鸧”,“軝”原误作“軧”,该书即据《小雅·采芑》相关校勘记改正。《毛诗正义》中还有不少类似的情况,目前点校本《十三经注疏》多注重对校,而这种本校法亦能在整理中发挥重大作用,应引起整理者的重视。
再者,对《四库全书》所收诗类著作,能利用现当代学者的精校本,尽量用精校本,如无精校本,则以文渊阁本为底本,同时参校文津阁本和其他版本。如《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文渊阁本季本《诗说解颐》云:“写与写同。”显然有误。后一“写”字,文津阁本作“泻”,编者据以校改,义方可通。《卫风·芄兰》“题解”部分,文渊阁本辅广《诗童子问》有“故先王直断以为不知所谓”,“先王”在此不知所指,而元至正本作“先生”。结合上下文义,“先生”乃指朱熹。据改。《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文渊阁本王质《诗总闻》本句有缺字,编者据《丛书集成初编》本补足。
还有一些地方,编者在做了大量校勘工作之后,还引他书说明产生异文的原因,如《邶风·匏有苦叶》“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中“轨”有“軓”“轭”等异文,编者说:“此字有多个异文,大概皆因当时俗写所致,参见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几、凡、丸、九相混例’条。”所言有理。
总之,该书是《诗经》研究史上部文献集成式的古籍整理著作,其出版必定会嘉惠学界,给新时代《诗经》研究的繁荣、转型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目录介绍如下: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01册(黑白图).pdf 272.34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02册(黑白图).pdf 271.11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03册(黑白图).pdf 273.31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04册(黑白图).pdf 263.40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05册(黑白图).pdf 238.29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06册(黑白图).pdf 285.11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07册(黑白图).pdf 313.15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08册(黑白图).pdf 271.43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09册(黑白图).pdf 275.03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10册(黑白图).pdf 274.74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11册(黑白图).pdf 310.27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12册(黑白图).pdf 272.66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13册(黑白图).pdf 265.44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14册(黑白图).pdf 316.26 MB
诗经集校集注集评 第15册(黑白图).pdf 333.03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