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研究(共11册)
资料编号:KW756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3.06G
作者:荣新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2005
宗教、思想史
思想史
跋吐魯番所出《千字文》 (唐長孺 I/1)
北周後期至唐初禮制的變遷與學術文化的統一 (史睿 III/165)
攀龍附鳳的追認?——從小林正美《唐代の道教と天師道》討論佛教道教宗派研究的方法(葛兆光 X/29)
盛世的平庸——八世紀上半葉中國的知識與思想狀況 (葛兆光 V/1)
歷史、思想史、一般思想史——以唐代爲例討論禪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葛兆光 VIII/1)
論韓愈反佛 (陳懷宇 VII/39)
敦煌文書中的“平等大王”和唐宋間的均平思潮 (嚴耀中 VI/19)
書評:程薔、董乃斌《唐帝國的精神文明》 (劉健明 IV/535)
書評:程方平《隋唐五代的儒學》、許淩雲《中國儒學史——隋唐卷》、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 (劉健明 VI/435)
書評: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 (葛兆光 II/466)
書評:山田俊《唐初道教思想史研究》 (劉屹 VI/451)
國家祭祀與宗教
“咒禁博士”源流考——兼論宗教對隋唐行政法的影響 (朱瑛石 V/147)
論唐代皇帝的圖像與祭祀(雷聞 IX/261)
論九宮祭祀與道教崇拜(吳麗娛 IX/283)
略論唐宋時期迎春禮俗的演變 (簡濤 III/185)
書評: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雷聞 X/609)
書評:陳戍國《中國禮制史·隋唐五代卷》、任爽《唐代禮制研究》 (雷聞 VII/532)
書評:章群《唐代祠祭論稿》 (雷聞 VI/447)
佛教、民間信仰與社會
A Holy Alliance: The Court-Appointed “Monks of Great Virtue” and
Their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Role under the Sui Dynasty (581-617)
(Jinhua Chen VII/19)
隋晉王楊廣“寶台經藏”建置述論 (王光照 VII/1)
初唐閻羅圖像及刻經——以《齊士員獻陵造像碑》拓本爲中心 (張總 VI/1)
唐代文人的維摩信仰 (孫昌武 I/87)
唐代內侍省宦官奉佛因果補說(嚴耀中 X/65)
唐代江南的淫祠與佛教 (嚴耀中 II/51)
The Maitreyist Huaiyi(D.695) and Taoism (Antonino Forte IV/15)
The Maitreyist Huaiyi(D.695) and Taoism. Additions and Corrections
(Antonino Forte V/35)
杜牧與星命(陳萬成 VIII/61)
敦煌靈應小說的佛教史學價值——以《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爲例 (鄭阿財 IV/31)
吐魯番出土《功德疏》所見西州庶民的淨土信仰 (王素 I/11)
唐後期五代宋初沙州的方等道場與方等道場司 (郝春文 II/63)
關於唐後期五代宋初沙州僧俗的施捨問題 (郝春文 III/19)
五代十國佛教研究 (李斌城 I/37)
書評:Chen Jinhua, Monks and Monarchs, Kinship and Kingship. Tanqian in
Sui Buddhism and Politics(陳懷宇X/584)
書評: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中國中世佛教治國意識形態研究》(林韻柔 X/589)
書評:賈二強《唐宋民間信仰》(雷聞 IX/523)
書評:黃正建《敦煌占卜文書與唐五代占卜研究》(趙貞 VIII/517)
書評:西本照真《三階教の研究》、Jamie Hubbard,Absolute Delusion, Perfect Buddhahood.
The Rise and Fall of a Chinese Heresy(張總 VIII/467)
書評:Stephen Teiser,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楊繼東 II/470)
書評:Stephen Teiser, 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or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楊繼東 III/483)
書評: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 (榮新江 II/463)
書評:Paul W. Kroll, Dharma Bell and Dhāranī Pillar. Li Po’s Buddhist
Inscriptions(孫英剛 IX/509)
道教
《隋書·經籍志·道經序》與道教教主元始天尊的確立(王承文 VIII/17)
敦煌本《昇玄內教經》試探 (萬毅 I/67)
敦煌十卷本《老子化胡經》殘卷新探 (劉屹 II/101)
敦煌殘抄本《太上濟衆經》考釋 (王卡 VI/57)
唐代道教鏡實物研究 (王育成 VI/27)
書評:T. H. Barrett, Taoism under the T'ang (劉屹 V/486)
書評:小林正美《唐代の道教と天師道》(劉屹 X/598)
書評:Florian Reiter, The Aspirations and Standards of Taoist Priests
in the Early T'ang Period (劉屹 VIII/471)
書評: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劉屹 VIII/476)
書評:Anna K. Seidel, “Chronicle of Taoist Studies in the West:
1950-1990” 、安娜·塞德爾著,蔣見元、劉淩譯《西方道教研究史》、索安著,呂鵬志、陳平等譯《西方道教研究編年史》(劉屹
IX/512)
三夷教
唐朝三夷教政策論略 (林悟殊 IV/1)
唐代祆教圖像再考——敦煌漢文寫卷伯希和編號P.4518之附件24表現的形象是否祆教神祇妲厄娜(Daêna)和妲厄媧(Daêva)
(張廣達 III/1)
唐安菩墓所出三彩駱駝所見“盛於皮袋”的祆神——兼論六胡州突厥人與粟特人之祆神崇拜 (姜伯勤 VII/55)
唐代景教傳教士入華的生存方式與流産文明(葛承雍 X/73)
所謂唐代景教文獻兩種辨僞補說 (陳懷宇 III/41)
富岡謙藏氏藏景教《一神論》真僞存疑 (林悟殊 VI/67)
書評:克里木凱特《達·伽馬以前中亞和東亞的基督教》、朱謙之《中國景教》 (陳懷宇 II/475)
【語言、文學與文獻學】
語言
唐代俗語詞輯釋 (黃征 I/195)
唐代俗語詞輯釋(二) (黃征 IV/137)
唐代詞語拾詁 (羅維明 II/237)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疑難詞語考辨 (董志翹 III/119)
中古碑誌與大型辭書編纂 (許建平 III/137)
書評:朱鳳玉《敦煌寫本碎金研究》 (黃征 IV/543)
文學史
從永明體到沈宋體——五言律體形成過程之考察 (杜曉勤 II/121)
論初盛唐文人的干謁方式 (葛曉音 I/119)
論開元詩壇 (葛曉音 III/55)
論唐傳奇中諧隱型精怪小說的淵源及流變 (李鵬飛 VI/109)
脫靴的高力士——一個文學配角的形成史 (朱玉麒 VII/71)
論韓愈詩的平易傾向 (莫礪鋒 III/93)
《心經》與《西遊記》的關係(梅維恒 X/45)
唐代的釋門散文 (張弓 I/139)
《目連變》故事基型的素材結構與生成時代之推考——以小名“羅蔔”問題爲中心 (陳允吉 II/215)
書評:李浩《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 (朱玉麒 VII/512)
書評: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胡可先 IX/529)
書評:川合康三《終南山の變容——中唐文學論集》(盧盛江 VIII/482)
書評:賈晉華《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研究》 (郁賢皓、胡可先 VII/493)
書評:查屏球《唐學與唐詩》 (程國賦、宋文桃 VII/500)
書評:Stephen Owen,The Poetry of the Early Tang;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 (莫礪鋒 II/488)
書評:Stephen Owen, The End of the Chinese 'Middles Age': Essays in
Mid-Tang Literary Culture (劉健明 III/508)
書評:松浦友久《李白傳記論——客寓の詩想》 (孫昌武 IV/539)
書評:尚永亮《元和五大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 (劉健明 I/535)
書評:項楚《寒山詩注(附拾得詩注)》 (徐俊 VII/505)
書評:李時人編校《全唐五代小說》 (陶敏、王友勝 VII/486)
書評:程國賦《唐代小說的文化闡釋》(寧欣 X/?)
文獻輯佚與考訂
唐代文選學略述 (饒宗頤 IV/47)
唐代小說文獻研究 (程毅中 V/45)
《新唐書·藝文志》補——集部別集類 (陳尚君 I/169)
岑仲勉《補僖昭哀三朝翰林學士記》正補(傅璇琮 X/139)
唐臨事迹考——兩《唐書·唐臨傳》補正(戶崎哲彥 VIII/81)
李白詩的輯佚與辨僞 (郁賢皓、尹楚斌 III/81)
元白詩證史(陳寅恪主講 劉隆凱記錄 X/7)
劉禹錫詩何焯批語考訂 (卞孝萱 II/167)
韓文石本考(上篇) (劉真倫 VII/91)
韓文石本考(下篇)(劉真倫 VIII/143)
李涉《井欄砂宿遇夜客》本事考辨 (余才林 VI/135)
新見俄藏敦煌唐詩寫本三種考證及校錄 (榮新江、徐俊 V/59)
唐蔡省風編《瑤池新詠》重研 (榮新江、徐俊 VII/125)
唐五代長沙窰瓷器題詩校證 (徐俊 IV/67)
日本園城寺(三井寺)藏唐人詩文尺牘校證(石曉軍 VIII/109)
對《二十四詩品》懷悅說、虞集說的再考察 (大山潔 IV/99)
跋康熙時舒木魯明鈔本《唐摭言》 (黃永年 V/41)
書評:陳金木《唐寫本論語鄭氏注研究——以考據、復原、詮釋爲中心的考察》 (王素 III/475)
書評:張錫厚《敦煌本唐集研究》 (徐俊 II/481)
書評: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 (孟昭連 I/519)
書評: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陶敏《全唐詩人名考證》、佟培基《全唐詩重出誤收考》、張伯偉《全唐 五代詩格考校》 (陳尚君
III/486)
書評:趙和平《敦煌寫本書儀研究》 (黃亮文 III/496)
書評:劉真倫《昌黎文錄輯校》(朱玉麒 VIII/486)
音樂舞蹈史
中國宮廷舞蹈的發展軌迹及其深遠影響(王克芬 X/85)
日本吳樂“獅子”與南朝樂府(葛曉音、戶倉英美 X/111)
日本唐樂舞“羅陵王”出自北齊“蘭陵王”辨(葛曉音、戶倉英美 VI/87)
【歷史、制度、社會與文化】
政治史
漢唐明比較——兼論中國古代秦以後的社會變遷(吳宗國 X/157)
楊素政治生涯考析 (劉健明 V/219)
隋江都事變考釋 (劉健明 II/265)
貞觀之治和盛唐的人文精神(鄭學檬 X/211)
唐代前期宮廷革命研究 (孫英剛 VII/263)
Installing an Heir: Factional Politics in the Court of Tang Taizong
(Andrew Eisenberg V/247)
鄭愔政治生涯述論 (黃約瑟 I/277)
從神龍宮女墓誌看其在政變中之作用 (耿慧玲 III/231)
長安宮城佈局的變化與玄宗朝中樞政局——兼及“太子不居於東宮”問題(任士英 IX/169)
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 (杜文玉 IV/175)
“惜訓惡注”與時人心態——甘露事件研究之三 (盧向前 VI/233)
從西川和浙西事件論元和政治格局的形成(陸揚 VIII/225)
李德裕與牛李黨爭考述 (周建國 V/299)
鄭畋宦績考論 (陳明光 III/279)
五代政局變化與文人出仕觀(金宗燮 IX/491)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述評 (何德章 I/503)
書評:黃約瑟、劉健明編《隋唐史論集》 (祖大祥 I/523)
書評:唐代學會編《第二屆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黃正建 III/502)
書評:唐史論叢編纂委員會編《春史卞麟錫教授還曆紀念唐史論叢》 (向群 IV/527)
書評:堀敏一等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史の基本問題》 (黃正建 IV/530)
書評:唐代史研究會編《東アジア史における國家と地域》 (黃正建 VI/458)
書評:《岑仲勉著作集》(榮新江 X/581)
書評:胡如雷《隋唐政治史論集》 (劉健明 VII/518)
書評:池田溫《唐研究論文選集》 (趙和平 VI/466)
書評: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文史探微:黃永年自選集》、《樹新義室筆談》、《學苑零拾》(張國剛 VIII/463)
書評:谷川道雄《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侯旭東 IX/534)
書評:任士英《唐玄宗肅宗之際的中樞政局》(劉後濱、張耐冬 X/619)
書評:何燦浩《唐末政治變化研究》(馬俊民 X/626)
書評:堀敏一《唐末五代變革期の政治と經濟》(郝春文 IX/542)
書評:袁剛《隋煬帝傳》(劉後濱 VIII/491)
書評:胡戟《武則天本傳》(王炎平 VIII/496)
書評:雷家驥《武則天傳》(劉後濱 VIII/501)
書評:王素《陸贄評傳》 (張弓 VII/575)
書評:丁鼎《牛僧孺年譜》 (周建國 VI/495)
書評:楊希義等《唐代軍事史》 (楊泓 V/504)
制度史
三省的發展和三省制的確立 (吳宗國 III/155)
關於隋及唐初三省制的“南朝化”問題——以三省首長的職權和地位為中心(王素 X/173)
從“漢縣”到“唐縣”——三至八世紀河北縣治體系變動的考察 (王德權 V/161)
廟學與東亞傳統教育(高明士 X/227)
隋唐教育法制與禮律的關係 (高明士 IV/151)
唐代城市史與唐禮唐令(姜伯勤 X/265)
從可汗號到皇帝尊號(羅新 X/283)
隋代文散官制度補論 (閻步克 V/93)
北朝隋的“軍人”與隋開皇三年的課役規定 (氣賀澤保規 VI/139)
隋唐朝集制度研究——兼論其與兩漢上計制之異同 (雷聞 VII/289)
隋唐四方館考略 (石曉軍 VII/311)
試論隋與唐前期中央文官機構文書胥吏的組織系統 (葉煒 V/123)
論唐高宗武則天至玄宗時期政治體制的變化 (劉後濱 III/215)
課績與考察——唐代文官考核制度發展趨勢初探 (鄧小南 II/295)
唐代的翰林待詔和司天臺——關於《李素墓誌》和《卑失氏墓誌》的再考察(賴瑞和 IX/315)
五代殿閣制度研究(杜文玉 IX/343)
唐代前後期內外官地位的變化——以刺史遷轉途徑爲中心 (劉詩平 II/325)
唐前期地方長官與判官在公文運作中的作用及相關問題 (李方 VII/327)
唐開元、天寶時期邊鎮僚佐辟署制度 (石雲濤 VII/389)
唐後期有關方鎮使府僚佐辟署物件的限令 (石雲濤 III/259)
從武德使到皇城使——唐宋政治變革的個案研究 (趙雨樂 VI/255)
從S.11287看唐代論事敕書的成立過程 (雷聞 I/323)
從敕牒的特性看唐代中書門下體制 (劉後濱 VI/221)
書評:仁井田陞著,池田溫等編《唐令拾遺補》 (趙和平 IV/547)
書評:張國剛《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 (森部豐 I/544)
書評:陳國燦、劉健明編《〈全唐文〉職官叢考》 (張國剛 V/496)
書評:雷家驥《隋唐中央權力結構及其演進》 (劉後濱 II/517)
書評:袁剛《隋唐中樞體制的發展演變》 (劉後濱 II/526)
書評:謝元魯《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 (劉後濱 II/531)
書評:宋大川《唐代教育體制研究》 (劉健明 VI/476)
書評:高明士《中國教育制度史論》 (徐曉卉 VII/541)
書評: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 (劉後濱 I/538)
書評: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 (寧欣 VI/472)
書評:寧欣《唐代選官研究》 (劉後濱 III/523)
書評: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楊繼東 VIII/512)
書評:氣賀澤保規《府兵制の研究》 (張國剛 VI/481)
書評:孫繼民《唐代行軍制度研究》 (張國剛 I/553)
書評:石雲濤《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孟彥弘 IX/549)
書評:戴偉華《唐方鎮文職僚佐考》 (劉詩平 I/548)
書評:李方《唐西州行政體制考論》(劉後濱 IX/556)
書評:郁賢皓、胡可先《唐九卿考》(陶敏、李德輝 X/631)
社會史
晉唐士族的郡望與士族等級的判定標準——以吳郡清河范陽敦煌張氏郡望之形成爲例 (郭鋒 II/245)
隋唐時期的人口政策與家族法——以析戶,合貫(戶)爲中心 (凍國棟 IV/319)
唐代北方家族與嶺南溪洞社會 (王承文 II/373)
試論唐代前期皇帝消費的某些側面——以《通典》卷六所記常貢爲中心 (黃正建 VI/173)
韓愈日常生活研究 (黃正建 IV/251)
白居易“氈帳詩”所見唐代胡風 (吳玉貴 V/401)
王涯奏文與唐後期車服制度的變化(黃正建 X/297)
從唐代碑誌看唐人行第問題 (吳麗娛 II/347)
唐玄宗的鬥雞與開天朝政治——《東城老父傳》讀後之一 (唐剛卯 VI/213)
唐代奴婢的異稱 (李伯重 VI/321)
書評:堀敏一《中國古代の家と集落》 (韓昇 IV/552)
書評:張澤咸《唐代階級結構研究》 (劉健明 IV/557)
書評:李燕捷《唐人年壽研究》 (劉健明 III/528)
書評:朱大渭等《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 (何德章 V/522)
書評: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 (張國剛 V/527)
書評:楊際平、郭鋒、張和平《五——十世紀敦煌的家庭與家族關係》 (凍國棟 V/529)
書評:王利華《中古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 (李肖 VII/578)
書評:范家偉《六朝隋唐醫學之傳承與整合》(陳明 X/636)
性別史
《隋書·列女傳》的貞烈觀念 (劉健明 VII/249)
唐律:性別制度的法典化(高世瑜 X/329)
唐代婚姻禮俗與禮法文化(張國剛 X/361)
唐代非良人群體通婚探析(李志生 VIII/277)
從《千金方》論唐代前期女性身體觀(范家偉 VIII/299)
書評:段塔麗《唐代婦女地位研究》 (史睿 VII/569)
書評:Jowen R. Tung, Fables for the Patriarchs, Gender Politics in Tang
Discourse (劉健明 IX/563)
隋唐長安
關於隋唐長安研究的幾點思考(榮新江 IX/1)
韋述的《兩京新記》與八世紀前葉的長安(妹尾達彥 IX/9)
魏晉隋唐城市里坊制度——考古學的印證(齊東方 IX/53)
隋唐文學人物與長安坊里空間(朱玉麒 IX/85)
終南山與唐代長安社會(王靜 IX/129)
隋唐長安的王府與王宅(孫英剛 IX/185)
唐代長安的公主宅第(蒙曼 IX/215)
唐代長安新昌坊的變遷——長安社會史研究之一 (王靜 VII/229 )
唐長安佛寺考 (孫昌武 II/1)
唐長安西明寺遺址的考古發現 (安家瑤 VI/337)
法門寺地宮題記考釋(李斌城 X/501)
隋唐長安史地叢考(《兩京新記》讀書班 IX/235)
書評:李健超《增訂唐兩京城坊考》 (辛德勇 III/549)
書評:妹尾達彥《長安の都市計畫》(王靜 IX/588)
書評:Thomas Thilo, Chang'an: Metropole Ostasiens und Weltstadt des
Mittelalters 583-904. Teil I: Die stadtanlage (張國剛 IV/562)
書評:史念海主編《漢唐長安與黃土高原》、《漢唐長安與關中平原》、《中國黃土地帶的都市與環境生態的歷史》 (李孝聰 VII/546)
書評:Victor Cunrui Xiong, Sui-Tang Chang'an.A Study in Urban History
of Medieval China;Heng Chye Kiang, Cities of Aristocrats and
Bureaucrats. The Development of Cityscapes in Medieval China (王靜
VII/555)
書評:楊鴻年《隋唐兩京坊里譜》 (王靜 VI/501)
經濟史與財政史
漢唐間西域地區的農牧生産述略 (張澤咸 IV/275)
漢唐間雲貴高原地區農業生産述略 (張澤咸 V/367)
宇文融括戶與財政使職 (孟憲實 VII/357)
唐代西州土地的管理方式——唐代西州田制研究之三 (盧向前 I/385)
略論大中兩池新法及其對五代鹽政之影響 (吳麗娛 I/409)
唐後期五代財務勾檢制探微 (吳麗娛 VI/269)
書評: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 (凍國棟 III/513)
書評:張澤咸《唐代工商業》 (閻守誠 III/518)
書評:清木場東《唐代財政史研究(運輸編)》 (孫彩紅 VI/488)
生態環境
漢唐時期的瘴與瘴意象(左鵬 VIII/257)
從《狀江南》組詩看唐代江南的生態環境 (鄭學檬 I/377)
唐代牡丹 (翁俊雄 V/81)
唐代虎、象的行蹤——兼論唐代虎、象記載增多的原因 (翁俊雄 III/381)
從醫書看唐代行旅與疾病 (范家偉 VII/205)
邊疆與民族
唐前期的兵制與邊防 (孟彥弘 I/245)
唐王朝北邊邊城的修築與邊防政策 (程存潔 III/363)
唐幽州境僑治羈縻州與河朔藩鎮割據 (馬馳 IV/199)
唐代吐蕃對外聯姻之研究(林冠群 VIII/175)
青海玉樹地區貝攷石窟摩崖吐蕃碑文釋讀(王堯 X/493)
雲南麗江吐蕃古碑釋讀劄記 (王堯 VII/421)
近年新疆考古所見唐代重要史跡 (王炳華 I/431)
阿拉溝古堡及其出土唐代文書殘紙(王炳華 VIII/323)
安史亂後的唐二庭四鎮 (陳國燦 II/415)
八世紀下半至九世紀初的于闐 (張廣達、榮新江 III/339)
唐“都管七箇國”六瓣銀盒考 (周偉洲 III/405)
唐“都管七箇國”六瓣銀盒與“白狗羌國” (徐庭雲 IV/523)
唐朝後期的朔方軍與西北防邊格局的轉變——以德、順、憲三朝爲例 (李鴻賓 V/269)
書評: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卷《山劍滇黔區》 (藍勇 II/548)
書評:崔明德《隋唐民族關係探索》、盧勛、蕭之興、祝啓源等《隋唐民族史》 (劉健明 VII/563)
書評:吳玉貴《突厥汗國與隋唐關係史研究》 (榮新江 V/499)
書評:石見清裕《唐の北方問題と國際秩序》 (韓昇 V/508)
書評:劉統《唐代羈縻府州研究》 (榮新江 V/515)
書評:李鴻賓《唐朝朔方軍研究——兼論唐廷與西北諸族的關係及其演變》(孟彥弘 VIII/507)
書評:耿世民《新疆文史論集》(徐文堪 VIII/524)
書評:郭鋒《斯坦因第三次中亞探險所獲甘肅新疆出土漢文文書——未經馬斯伯樂刊佈的部分》 (榮新江 III/572)
書評:陳國燦《斯坦因所獲吐魯番文書研究》 (榮新江 III/575)
書評:鄭炳林編《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續編》(郝春文 X/646)
中外關係史
一場求不戰而勝的攻戰——隋煬帝征高麗試析 (劉健明 I/207)
唐平百濟前後的東亞國際形勢 (韓昇 I/227)
唐朝與新羅關係史論——兼論統一新羅在東亞世界中的地位 (王小甫 VI/155)
韓國新發現的《唐含資道愡管柴將軍精舍草堂之銘》考釋(拜根興 VIII/347)
唐犁東傳和假名的創制——唐與日本科技文化交流之一瞥(胡戟 X/257)
從洛陽出土文物看武周政治的國際文化情采(張乃翥 VIII/205)
虞弘墓誌考釋 (張慶捷 VII/145)
薩寶:一個唐朝唯一外來官職的再考察 (羅豐 IV/215)
涼州粟特胡人安氏家族研究 (吳玉貴 III/295)
吉爾吉斯斯坦阿克別希姆遺址出土唐杜懷寶造像題銘考 (周偉洲 VI/383)
Sino-Arab Relations during Tang Dynasty 618-907 A.D. (Gaafar Karrar
Ahmed V/323)
唐代的豹獵——文化傳播的一個實例 (張廣達 VII/177)
沈船遺寶:一艘十世紀沈船上的中國銀錠(杜希德、思鑒 X/383)
再說“洛州無影”(王邦維 X/377)
說“輪”(溫玉成 VIII/169)
唐長安印度人之研究 (葛承雍 VI/303)
書評:堀敏一《中國と古代東アジア世界——中華的世界と諸民族》 (韓昇 II/506)
書評:金子修一《隋唐の國際秩序と東アジア》 (馬一虹 VII/524)
書評:池田溫《東アヅアの文化交流史》(馬一虹 IX/568)
書評:權悳永《古代韓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拜根興 X/641)
書評:榮新江《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許全勝 VIII/529)
書評:謝弗著,吳玉貴譯《唐代的外來文明》 (羅豐 III/532)
書評:孫機《中國聖火——中國古文物與東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問題》 (齊東方 III/560)
書評:Alfredo Cadonna & Lionello Lanciotti(ed.), Cina e Iran.Da
Alessandro Magno alla Dinastia Tang (榮新江 III/538)
書評:蔡鴻生《唐代九姓胡與突厥文化》 (榮新江 V/518)
書評:Étienne de la Vaissière, Histoire des marchands Sogdiens(畢波
IX/572)
書評:羅豐《固原南郊隋唐墓地》 (榮新江 II/555)
書評:A. L. Mayer & Klaus Röhrborn (ed.), Xuanzangs Leben und Werk, I,
II, IV (王邦維 III/543)
書評: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 (Max Deeg V/479)
書評:王邦維《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校注》 (Max Deeg VII/466)
書評:孫修身《王玄策事迹鈎沈》 (王邦維 VI/491)
書評:Elfriede R.Knauer, The Camel's Load in Life and Death (榮新江 V/533)
史學史與歷史文獻
《隋書》論贊評隋易儲事件的分析(劉健明 X/193)
唐代史學的發展及其特點 (張榮芳 IV/337)
唐代佚著考證釋例 (張固也 VII/429)
試論《貞觀政要》的中心思想 (牛致功 I/337)
《舊唐書》的史料來源 (謝保成 I/353)
一部研治兩《唐書》的集大成之作——王先謙《新舊唐書合注》 (謝保成 III/395)
書評:興膳宏、川合康三《隋書經籍志詳考》 (葛兆光 II/536)
書評:Denis Twitchett, 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
(謝保成 II/541)
書評:Michael Quirin, Liu Zhiji und das Chun Qiu (張國剛 III/556)
書評:張固也《新唐書藝文志補》 (陳尚君 V/536)
書評:劉緯毅《漢唐方志輯佚》 (陳尚君 V/540)
書評:唐林寶《元和姓纂(附四校記)》、趙超《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 (陳尚君 VII/457)
【考古學與美術史】
考古與藝術史
唐代在書畫理論上的繼承與發展 (金維諾 IV/349)
隋唐造型藝術淵源簡論 (楊泓 IV/361)
中國唐五代時期外銷日本的陶瓷 (萇嵐 IV/461)
關中唐陵陵地秩序研究(沈睿文 IX/377)
唐陵陵園佈局的分類及演變 (沈睿文 VI/353)
唐昭陵陪葬墓地佈局研究 (沈睿文 V/421)
長安城郊唐皇室墓及相關問題(尚民傑 IX/403)
唐華清宮沐浴湯池建築考述 (葛承雍 II/437)
唐墓壁畫與高松塚古墳壁畫的比較研究 (齊東方、張靜 I/447)
唐楊思勖墓石刻俑復原商榷——兼說唐墓壁畫中的虎韔豹韜 (鍾少異、王援朝 I/473)
敦煌的粉本和壁畫之間的關係 (胡素馨 III/437)
洛陽地區唐代墓誌花紋的內涵與分期 (徐殿魁 IV/415)
西安地區隋唐墓誌紋飾中的十二生肖圖案(張蘊 VIII/467)
莫高窟隋代聯珠紋與隋王朝的西域經營(梁銀景 IX/457)
鶴綾絢爛,鳳錦紛葩——隋唐五代的高檔絲織品種(尚剛 X/459)
唐錦紋樣及其演變溯源(汪亓 VIII/433)
金銀器說鈴(羅傑偉 X/433)
說“金漆” (尚剛 I/483)
克孜爾第69窟年代試析(李麗 IX/427)
地藏十王圖像的遺存及其信仰 (羅世平 IV/373)
大隨求陀羅尼曼荼羅圖像的考查(馬世長 X/527)
書評:來村多加史《唐代皇帝陵の研究》(沈睿文 VIII/534)
書評:美茵茲羅馬—日爾曼中央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編《唐睿宗橋陵》/Das Qiaoling(沈睿文 IX/577)
書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六頂山與渤海鎮》 (齊東方 V/545)
書評: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唐代黃堡窰址》 (李民舉 III/564)
書評: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唐代薛儆墓發掘報告》(齊東方 VIII/539)
書評:王自力、孫福喜《唐金鄉縣主墓》(齊東方 IX/582)
書評: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編著《唐莭愍太子墓發掘報告》(齊東方 X/651)
書評: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 (黃正建 I/530)
書評:尚剛《唐代工藝美術史》 (齊東方 VI/506)
書評:Chinese Gold and Silver (齊東方 VI/511)
書評:齊東方《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遺寶精粹》(尚剛 IX/595)
新出碑誌
新出唐遂安王李世壽墓誌考釋 (葛承雍 III/445)
唐秘書少監劉應道墓誌考釋 (劉瑞、穆曉軍 IV/165)
西安新出閻立德之子閻莊墓誌銘 (臧振 II/455)
西安新發現唐裴伷先墓誌考述 (葛承雍、李穎科 V/453)
唐張守珪墓誌淺釋 (李志凡 V/469)
唐慈恩寺普光法師墓誌考釋 (杜文玉 V/463)
唐薛兼訓殘誌考索(趙振華 IX/477)
唐長安城東出土的康令惲等墓誌跋 (王育龍 VI/395)
唐李泳妻太原郡君王氏墓誌銘淺釋 (杜文玉 VI/407)
唐商州刺史杜子遷墓誌銘考釋 (劉鷹、唐群 VI/413)
唐墓誌二則錄釋 (吳敏霞 VI/419)
陝西西安新出唐代墓誌銘五則 (王育龍、程蕊萍 VII/445)
山東兗州的四件唐代碑誌(樊英民 VIII/357)
《大周秦君墓誌》初釋(孫繼民、馬小青 VIII/365)
內蒙古烏審旗發現的五代至北宋夏州拓拔部李氏家族墓誌銘考釋(鄧輝、白慶元 VIII/379)
書評: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一、二輯 (陳尚君 III/471)
書評:氣賀澤保規編《唐代墓誌所在總合目錄》 (劉健明 V/551)
書評:張沛《昭陵碑石》 (陳尚君、黃清發 VI/425)
書評:《全唐文補遺》第三至六輯 (蒙曼 VI/431)
書評:《新中國出土墓誌·陝西》(壹) (蒙曼 VII/582)
書評:中國文物研究所等編《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壹 (榮新江 I/557)
【記念文章】
唐長孺先生傳略 附:唐長孺先生主要論文目錄(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 I/487)
嚴耕望先生傳略 附:嚴耕望先生論著目錄(廖幼華 III/453)
黃約瑟博士小傳 附:黃約瑟博士論著目錄(羅永生 I/497)
【其他】
《唐研究》創刊十周年紀念專號獻詞(榮新江 X/1)
11.“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专号
序
专稿
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
论文
秩序理念与社会变迁
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
“祖宗故事”与宋代的《宝训》、《圣政》——从《贞观政要》谈起
宋代的社会流动与法律文化:中产之家的法律?
唐人理想女性观念——以容貌、品德、智能为切入点
正史与墓志资料所映现的五代女性意象
唐末诗歌观念的新变
国家礼仪与民间信仰
唐宋之际的礼仪新秩序——以唐代的公卿巡陵和陵庙荐食为中心
唐宋时期地方祠祀政策的变化
——兼论“祀典”与“淫祠”概念的落实
关于唐宋时期崔府君信仰的若干问题
宋代丧葬习俗的变革及其体现的社会意义
社会组织与秩序:家族与家庭
科举社会下家族的发展与转变——以宋代为中心的观察
家长与尊长——唐代家庭权威的构成
靖恭杨家——唐中后期长安官僚家族之个案研究
从宦官到文臣:唐宋时期枢密院的职能演变与长官人选
宋代州衙录事参军
地域社会与变迁
9世纪的转型——以白居易为例
唐宋都城小说的地理空间变迁
唐宋之际敦煌的民间结社与社会秩序孟宪实
唐宋江南地域空间的分化与整合
宋代蕲州的乡里区划与组织——基于鄂东所见地券文的考察
论宋代乡村客户的流动
学术史
论孙国栋及其唐宋变革的史学视野
精英们“地方化”了吗?——试论韩明士
《政治家与绅士》与“地方史”研究方法
书评
新书目
第十一卷作者研究或学习单位及文章索引
《唐研究》简介及稿约
投稿须知
目录介绍如下:
001唐研究.第01卷.pdf 232.65 MB
002唐研究.第02卷.pdf 233.28 MB
003唐研究.第03卷.pdf 241.81 MB
004唐研究.第04卷.pdf 236.29 MB
005唐研究.第05卷.pdf 247.67 MB
006唐研究.第06卷.pdf 226.90 MB
007唐研究.第07卷.pdf 252.35 MB
008唐研究.第08卷.pdf 244.69 MB
009唐研究.第09卷.pdf 430.87 MB
010唐研究.第10卷.pdf 476.89 MB
011唐研究.第11卷.pdf 313.97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