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史料文献 | 常用软件 | 联系我们 |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介绍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共13册)

资料编号:KW419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3.22G

出版社:中华书局

1.古尊宿语录 [宋] 赜藏主编集,萧萐父等点校 中华书局 1994年(全2册)PDF

此书是晚唐、五代至南宋初期佛教禅宗的一部语录汇编,包括南宋怀让以下马祖、百丈、临济、云门、真净、佛眼、东山等四十家,对禅师的言行记载比较详细,是研究禅宗史必不可少的资料。

2.童蒙止观校释 [隋]智飮著;李安校释 中华书局 1988年 PDF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约自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 国,但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结合起来,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众多的宗派,在社会、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特别是哲学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典籍有其独特的术语概念以及细密繁锁的思辨逻辑,研读时要克服一些特殊的困难,不少人视为畏途。本书有几部重要的佛教史籍,有中国佛数几个主要宗派(天台宗、三论宗、唯认宗、华严宗、禅宗)的代表性著作,也有少数与中国佛数渊源关系较深的佛教译籍。

3.神会和尚禅话录 杨曾文编校 中华书局 1996年 PDF
本书所收神会的文录实际主要是宣传南宗[顿教]禅法的谈话和讲演的记录 ,故决定题为神会和尚禅话录,由三部分组成:一,正编,有新校敦博本坛语、南宗定是非论、重校南阳和尚问答杂微义等,文前曾皆加编校按语,说明所依底本、参照资料及编校体例等。二、附编,从宋高僧传及景德传灯录禅宗史书上抄录的神会的传记和禅法的资料,以备参考。三、研究,发表笔者的两篇研究论文,供读者参考,普请指教。

4.三论玄义校释 [隋]吉藏 著,韩廷杰校译 中华书局1987年 PDF
此书为中国佛教典籍的一种,作者隋朝吉藏是三论宗的创使人。“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三论玄义》是三论宗的代表著作,除了阐释其教义外,还对其所反对的“外道”及其他佛教派别都进行了批判。本书涉及面广、资料丰富,不仅是研究三论宗及中国佛教史, 也是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参考

5.宋高僧传 [宋]赞宁 撰,范祥雍 点校 中华书局1987年 PDF
本书的记载上接唐代道宣的《续高僧传》,下迄宋朝雍熙年间,列正传532人,附传125人。本书对了解唐宋时期佛教的兴盛发展及其对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影响有重要参考价值。

6.成唯识论校释 [唐] 玄奘撰 韩延杰校释 中华书局1998年 PDF
佛都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约自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中国,但在当时並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到魏晋南北朝时间,佛教和玄学结合起来,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多的众多的宗派,在社会、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特别是哲学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国玄奘留印期间,主要学唯识,回国后的译传亦主要是唯识,成为唐代唯识宗的创始人。他译唯识三十论以后,想把十大论师的注释一一译出,这样做必定太繁,会成百卷,数百万言。而且,十大论师的某些论点不尽一致,使人不知谁是谁非,难以适从,所以他的弟子窥基建议,以護法的主张为主,杂糅其他九师的理论,玄奘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显庆四年(公元六五九年)译成成唯识论十卷。

7.华严金师子章 [唐]法藏 著 /方立天 校释 中华书局1983年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对我国社会发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汗牛充栋的佛教典籍,尤其是中国高僧的佛学著作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理、研究和出版中国佛教的重要典籍,是中国哲学史、宗教史、文学史等有关学科的尃业工作者的迫切需要。华严金师子章,系唐代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法藏为女皇武则天宜让华严义理的记录整理稿,是华严宗的代表作之一,是华严宗佛教哲学思想的基本纲要。作者希望这本华严金师子章校释能对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佛教思想史的研究起到参考资料的作用。
   中华书局哲学编辑室组职有关人员,有计划地对重要佛教典籍进行点校或释,这在解放以来还是第一次。本书的即将问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国家对整理古籍的高度重视。古籍的系统整理是繁荣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一个中国哲学史和佛教思想史的尃业工作者,积极参加整理工作,是一项应尽的职责。
8.高僧传 [梁]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 中华书局1992年 PDF
《高僧传》全面记载了从佛教传入中国的汉初到梁代天监十八年的高僧共257人,附见者又二百多人,是研究这一时期我国佛教发展史的最重要的资料,也是研究该时期历史和文学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9.出三藏记集 僧祐撰 苏晋仁等点校 中华书局1995年 DF
本书是南朝齐梁时代著名律学大师,佛教著名学者释僧佑的著作,它融佛典目录、译经文献、译人传记于一炉,以译经为中心,相互联系,构成一部综合而完整的佛教书录,是研究佛教传播与发展的历史的重要原始材料。 本书包含四部分内容,卷一为撰线记,卷二至卷五为铨名录,卷六至卷十二为总经序,卷十三至卷十五为述列传。很多材料为此书仅见。 此书为中华书局“中国佛教典籍选刊”的一种。
10.五灯会元 [宋]普济撰 苏渊雷点校 中华书局1984年全3册 PDF
安吉州武康县崇仁乡禺山里正信弟子沈净明,幸生中国,忝预人伦。涉世多艰,幼失恃怙。本将知命,遂阅华严大经、傅灯诸录,深信此道不从外得。切见禅宗语要,具在五灯。卷帙浩繁,颇难兼阅。谨就景德灵隐禅寺,命诸禅人,集成一书,名曰五灯会元,以便观览。爰竭己资;及慕同志,选工刻梓,用广流通,续如来慧命,阅列祖圆机,灯灯相傅,光明不断。普愿若僧若俗,或见或闻,開悟本心,咸跻觉地,出生功德。谨用祝延圣寿,保国安民。次冀施财助力,共获休祥。普报四恩,用资三有。劫石有尽,我愿无穷。《五灯会元》二十卷,取《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及《嘉泰普灯录》等五种佛教灯录,汇辑了佛教从“七佛”(包括释迦牟尼)起到唐宋时期禅宗各派名僧关于教义的记述和故事,是研究佛教禅宗的重要资料。

11.法苑珠林校注 [唐] 道世撰 周叔迦等校 中华书局2003年 全6册 pdf
法苑珠林,唐释道世撰。宋高僧傅释道世傅颇为推重,谓此书(搴文圃之菁 ,嗅大羲之蘑萄,以类编录,总一百篇。学人检括,提纲举领。十稔毕轴,行于天下。
此书成于唐总章元年(六六八),初着录于道宣大唐内典录卷五,至宋入藏。宋、元、明、清诸藏皆为百卷,唯嘉舆藏改为百二十卷。四库着录及四部丛刊影印皆据嘉舆藏本。以舆古本卷数不合,卷次错乱,简叶相连,章段崩离,检索为难。至清道光年间,常熟燕园蒋氏刻本回复为百卷。
常熟蒋氏名因培,号燕园主人。原任山东齐河县知县,道光辛巳(一八二一),以事遣戊,其妾董姝发意刻此。刊正讹误,复百卷之旧。事详重刊法苑珠林序及重刊后记。今校注即以此刻本为底本。
此书为类书体。引文注有出典,探明出于某经、某谕或某害。其耳闻目擎、无记载可述者,亦叙明依某人所靓。具见出处有征,不为虚构,甚合史法。因而自四库着录以来,清代汉学家特重此书,各家藏害志亦多着录。
12.坛经校释 [唐]慧能、神会等撰 郭朋校 中华书局2004年 PDF
《坛经》是我国佛教禅宗的经典。作者慧能系禅宗创始人,倡导“明心见性”,即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本书以日本学者铃木贞太郎、公田连太郎校订的敦煌写本(即法海本)为底本,参照惠昕、契嵩、宗宝三种改编本进行校释。

13.大乘起信论校释 [梁、陈]真谛撰 高振农校释 中华书局1992年 DF

在佛教典籍里,大乘起信论是一部与中国佛学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论著,也是近现代佛学研究中争议最大的一部论著。中国和日本的佛教学者都曾对它的真伪及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发表过许多言论。直至今天,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因此,对于起信论,仍然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校译之余,仅对这部论著的基本思想,关于真伪问题的计谋,以及它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等,作些简要的论述。

目录介绍如下:

001.古尊宿语录[全2册]((宋)赜藏主 编集 /萧萐父 & 吕有祥 点校).pdf 355.14 MB
002.童蒙止观校释((隋)智顗 著 /李安 校释).pdf 26.63 MB
003.神会和尚禅话录(杨曾文 编校).pdf 84.67 MB
004.三论玄义校释((隋)吉藏 撰 /韩廷杰 校释).pdf 129.20 MB
005.宋高僧传[全2册]((宋)赞宁 撰 /范祥雍 点校).pdf 307.28 MB
006.成唯识论校释((唐)玄奘 译 /韩廷杰 校释).pdf 308.36 MB
007.华严金师子章校释.pdf 89.48 MB
008.高僧传.pdf 195.00 MB
009.出三藏记集.pdf 221.23 MB
010五灯会元.宋普济.pdf 492.88 MB
011法苑珠林校注 第001505页.pdf 331.54 KB
011法苑珠林校注.第1册.pdf 166.41 MB
011法苑珠林校注.第2册.pdf 175.92 MB
011法苑珠林校注.第3册.pdf 155.45 MB
011法苑珠林校注.第4册.pdf 158.46 MB
011法苑珠林校注.第5册.pdf 144.17 MB
011法苑珠林校注.第6册.pdf 129.89 MB
012.坛经校释.pdf 64.32 MB
013.大乘起信论校释.pdf 88.81 M
B

 
 
返回首页
 
 
2025-------?QQ:75689990, 联系微信1:75689990, 联系微信2:xy980cn
 

网罗天下图书 --------传承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