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东亚文明丛书(全32册)
资料编号:KW1281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3.32G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此套丛书以东亚各国的特殊而具体的文化、情景作为研究的脉络。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提倡要宏观整个东亚文明,在大脉络里面考虑儒学的问题。
01日本汉学研究初探/张宝三,杨儒宾编.—上
作者:张宝三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6
内容简介:
本论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郑清茂教授的引论,郑教授宏观地勾勒出“日本汉学”此观念的内涵,其论点具指标意义。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论文分别探讨儒学思想与中国文学的问题,这两部分的论文篇幅最多,也是此次会议的主轴。李庆及林庆彰两位教授的论文按传统的归类,属于经学,经学自然是儒学的一部分;陈玮芬与杨儒宾的论文隐约之间有比较中、日儒家思想史的意味;中峙隆藏教授的论文严格说来不局限在儒学上面,但儒家特重历史意识,方便说来,我们似可将中(山鸟)教授的论文归入“儒学思想的受纳”此一部门。“中国文学的回响”此部门收有五篇论文,金文京、斋藤茂及小峰和明三位教授的论文偏向于文献的引介与诠释。中、日两国交流时间特长,中国文献流落日本者不知凡几,类似的文献考古学工作还大有发展的空间。陈明姿及川合康三两教授做的工作比较像“影响的研究”,国内能触及平安文学的学者极少,遑论研究?陈教授的论文大有开疆拓土之功。川合教授的论文进路比较特别,此文似有“心态史”的意味,他由“堕泪碑”引发联想,并论及后人对此一主题的看法,叙述的工作做得细腻,所以我们也将它收入“中国文学的回响”此一版块。
作者简介:
张宝三,台湾省云林县人,一九五六年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学士、硕士、博士。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等校访问学人。现任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著有:《唐代经学及日本近代京都学派中国学研究论集》、《五经正义研究》;编有《东亚传世汉籍文献译解方法初探》、《德川时代日本儒学史论集》、《日本汉学研究初探》等书。杨儒宾,台湾省台中县人,1956年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学士、硕士、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现任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座教授。著有:《儒家身体观》(1996)、《庄周风貌》(1991)、《先秦道家道的观念的发展》(1987);编有《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1993);译有《孔子的乐论》、《冥契主义与哲学》、《宇宙与历史》(2000)等书。
目录:
前言
一、引论
他山之石:日本汉学对华人的意义
二、儒学思想的受纳
日本近代的《诗经》研究:以《十月之交》为中心
竹添光鸿《左传会笺》的解经方法
“天命”与“国体”:近代日本孔教论者的天命说
叶适与荻生徂徕
日本学者研究中围思想所蕴含的问题意识:以一九六○年代初期的时间论争为中心
三、中国文学的回响
日本平安初期物语对中国文学之受容
日本龙谷大学所藏元朝郭居敬撰《百香诗选》等四种百咏诗简考
《敦煌愿文集》与日本中世纪唱导资料
岘山之泪:羊祜“堕泪碑”的继承
关于残存在日本的唐诗资料
四、东亚文化交流史
淡海三船与东亚的诗文书籍交流
关于日本汉文学历史展开之一考察:与韩国汉文学作比较
二十世纪初期日本汉学家眼中的文化中国与现实中国
任教台北帝国大学时期的神田喜一郎之研究
明治时期汉学私塾之教育功能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02日本汉学研究续探:思想文化篇
作者: 张宝三、杨如宾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1
本书共收录10篇论文,大致依时代先后顺序论述日本汉学研究,前九篇论文论述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的汉文学,最后一篇论述日本中国文学史的成立及其对中国本士中国文学史成立的影响。对于日本汉学此一领域视野之开拓及内容之深化,本书当具有催化之作用,极富学术价值。
03日本汉学研究续探:文学篇
作者: 陈明姿、叶国良编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
本书共收录10篇论文,大致依时代先后顺序论述日本汉学研究,前九篇论文论述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的汉文学,最后一篇论述日本中国文学史的成立及其对中国本土中国文学史成立的影响。
04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
作者: 张崐将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1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 本书是该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供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05近代日本汉学的“关键词”研究:儒学及相关概念的嬗变
作者: 陈玮芬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1
本书探讨近代日本汉学者如何自主地理解和诠释汉字的“关键词”,试图凭借连串成组的关键词,为“汉学”赋予新的定义,并开展相关的概念谱系:经由概念分析与哲学反省两层次的交互照明,发掘儒学概念的不同意涵与面向。
06德川时代日本儒学史论集
译者: 陈元
作者: 张宝三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1
本书选录当代日本学者论述德川时代日本儒学史之论文6篇,以供学界作为研究此阶段日本儒学史之津筏。各篇论文均引证祥实,论点深入,有代表当代日本思想史主流学者之学风,颇可参考。
07日本德川时代古学派之王道政治论:以伊藤仁斋、荻生徂徕为中心
作者: 张崑将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
本书以伊藤仁斋、荻生徂徕为中心研究日本德川时代古学派的王道政治论,提出“王”、“道”、“经典”三者密切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08中日《四书》诠释传统初探
作者: 黄俊杰 编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
本书共收录论文19篇,论述中日学者对四书的阐述,从不同角度讨论经典诠释的理论问题,体现出现代学者对中日《四书》诠释传统努力探索的业绩。
09东亚儒者的《四书》诠释
作者:李明辉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5-1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十一篇关于《四书》诠释的论文,在中国《四书》诠释的研究方面比较偏重清代学者以及与当代学者的对话;日本《四书》诠释研究方面则比较偏重于日本古学派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的儒学研究与解释;朝鲜儒学方面,则关注到平常台湾学界忽视的两位儒者,一是阳明学者郑齐... 本书所收十一篇关于《四书》诠释的论文,在中国《四书》诠释的研究方面比较偏重清代学者以及与当代学者的对话;日本《四书》诠释研究方面则比较偏重于日本古学派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的儒学研究与解释;朝鲜儒学方面,则关注到平常台湾学界忽视的两位儒者,一是阳明学者郑齐斗,一是实学派的丁若镛,二者都不被视为朝鲜朱子学正统。总之,本书对于“东亚《四书》诠释”的探索研究,只是初步阶段,许多尚待开发的课题如对于元、明代的《四书》诠释,或是朝鲜朱子学派大家(如李退溪、李栗谷等)的《四书》解释之特色,乃至日本古学派以外(如朱子学派、阳明学派、怀德堂朱子学派等)等等,都有待从微观的角度,个别地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李明辉,原籍台湾屏东,一九五三年出生于台北市。政治大学哲学系学士,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其后获得“德国学术交流服务处”(DAAD)奖学金,赴德国波恩大学进修,于一九八六年获得该校哲学博士。
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客座副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目前为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合聘教授、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合聘教授。
著有:《儒家与康德))、《儒学与现代意识》、 《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 《当代儒学之自我转化》、 《康德伦理学发展中的道德情感问题》(德文本)、《儒家在现代中国》(德文本)、《孟子重探)》、《四端与七情:关于道德情感的比较哲学探讨》、《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译作有:《康德导读》(H.M.Batungartner)、《通灵者之梦》(康德)、《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康德)、 《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康德)等书。
目录:
引言
中国儒者的《四书》诠释
《大学》思想的历史变迁
朱熹对《四书》里“智”的反思:生命之流里智慧之弋射之道
清代的义理学转型与《四书》诠释:以《论语正义》、《孟子正义》为观察对象
刘逢禄《论语述何》及其解经方法
日本及朝鲜儒者的《四书》诠释
日本德川时代四书学的开展与转变:从媒体的观点出发
荻生徂徕的《学》、《庸》解释及古文辞学
安藤昌益的儒教批判及其对《四书》的评论
涩泽荣一解释《论语》的两个切入点
朝鲜阳明学者郑霞谷的“生理说”及其对告子学说的诠释
伊藤仁斋与丁若镛的《中庸》古学诠释
座谈会:“东亚四书学”概念之内涵与意义探讨
四书学的三个视角
“四书学”:暂定性的方法概念
“诠释背负信托”与“诠释背负理论”:《四书》研究刍义
东亚儒学经典诠释史的四书学
人名索引
10东亚传统教育与学礼学规
作者:高明士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5-1
内容简介:
由于周以前是祭政合一,所以祭祀活动也是教育活动。论教育活动的起源,其与宗教的关系密不可分,是以可理解的。只是教育史的发展,正是在淡化宗教色彩,使其止于仪式,而其意义则归为教育,在制度上乃曰“学礼”。因为礼就广义而言也是法,所以後代的各种学规(包含官学、... 由于周以前是祭政合一,所以祭祀活动也是教育活动。论教育活动的起源,其与宗教的关系密不可分,是以可理解的。只是教育史的发展,正是在淡化宗教色彩,使其止于仪式,而其意义则归为教育,在制度上乃曰“学礼”。因为礼就广义而言也是法,所以後代的各种学规(包含官学、书院等)也可视为学礼之一。至于家学也有礼法规定,均可视为广义的学礼内容。
唐以前已经有学礼规定,惜其实施情形多不明了,至唐以后始有较多可循之纪录,但与周以来之规定则有若干距离,历来对此问题较少着墨,本书探讨唐、宋学礼的实施情形、中国书院教育中的学礼、学规,讨论“学”字的意义、对社会控制的作用,以及在东亚文化圈中对近代学校教育的影响。
作者简介:
高明士,一九四○年生,台湾台中清水人。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韩国汉城大学国史学科研究教授。获得学术荣誉包括胡适纪念讲座(2003—2004)等。现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名誉教授。
著有:《东亚传统教育与法文化》(2007)、《中国中古政治的探索》(2007)、《中国中古的教育与学礼》(2005)、《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2004)、《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2003)等书。
编有:《中国法制史丛书》十册(2005—2007)、《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二册(2005)、《东亚传统教育与法制研究》二册(2005)、《唐代身分法制研究——以唐律名例律为中心》(2003)、《唐律与国家社会研究》(1999)等书。
目录:
序言 高明士
隋唐的学礼 高明士
宋代的学礼 周愚文
圣化与规范:学规指导下的南宋书院教育制度 邓洪波
明代徽州名宦祠研究 刘祥光
清初河南的理学复兴与孝弟礼法教育 吕妙芬
治统下的道统:清代八旗官学书院及其学礼学规 黄丽生
传统中国的学规:试论其社会性及角色 李弘祺
朝鲜时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与特徵 丁淳佑
教育圣化及其建制:朝鲜儒家礼制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教育敕语之比较 白永瑞
日本德川时代书院或私塾的学规特色 张崑将
日本江户时代的学规:以武士学校与庶民阶层为主 桥本昭彦
德川日本儒者对《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解释:中日比较的视野 黄俊杰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11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一):家族、家礼与教育_
内容简介:
本书是《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系列之一的《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家族家礼与教育)》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从《吐蕃子年(公元808年)沙州左二将百姓汜履倩等五户户籍手实残卷》看吐蕃户婚方面若干问题、律令法和日本古代家族、从法制的观点浅谈韩国传统社会的家礼等内容。
作者简介:
高明士,一九四0年生,台湾台中清水人。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韩国汉城大学国史学科研究教授。获得学术荣誉包括胡适纪念讲座(2003—2004)等。现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名誉教授。
著有:《东亚传统教育与法文化》(2007)、《中国中古政治的探索》(2007)、《中国中古的教育与学礼》(2005)、《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2004)、《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2003)等书。
编有:《中国法制史丛书》十册(2005—2007)、《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二册(2005)、《东亚传统教育与法制研究》二册(2005)、《唐代身分法制研究——以唐律名例律为中心》(2003)、《唐律与国家社会研究》(1999)等书。
目录:
引言
六朝士族与家礼——以日常礼仪为中心
礼法意义下的宗庙——以中国中古为主
《唐律》中家庭与个人的关系——透过教育与法制建构“家内秩序”
《文公家礼》管见
颜元生命思想中的家礼实践与“家庭”的意涵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家训”与家内秩序
中国家族书院三记
从《吐蕃子年(公元808年)沙州左二将百姓汜履倩等五户户籍手实残卷》看吐蕃户婚方面若干问题
晚清继受外国法中“无夫奸”存废的世纪之争
律令法和日本古代家族
从法制的观点浅谈韩国传统社会的家礼
人名索引
12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__2__家内秩序与国法
作者:高明士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6-1
内容简介: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 本书为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之《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一):家族....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 本书为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之《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一):家族.家礼与教育》分册。
作者简介:略
目录:
引言
六朝士族——以日常礼仪为中心
礼法意义下的宗庙——以中国中古为主
《唐律》中家庭与个人的关系——透过教育与法制建构“家内秩序”
《文公家礼》管见
颜元生命思想中的家礼实践与“家庭”的意涵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家训”与家内秩序
中国家族书院三记
从《吐蕃子年(公元808年)沙洲左二将百姓氾履倩等五户户籍手实残卷》看吐蕃户婚方面若干问题
晚清继受外国法中“无夫奸”存废的世纪之争
律令法和日本古代家族
从法制的观点浅谈韩国传统社会的家礼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13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篇_
作者: 高明士 编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13篇论文,主要从儒学角度研究“东亚”概念、韩国问题、日本问题。其中杜维明的《多元现代性:“儒家”东亚兴起的涵义》一文认为,“儒家”东亚的兴起,表明文化传统继续在现代化过程中起着强而有力的影响。
作者简介:略
目录:
序言
Multiple Modernities:Implications of the Rise of“Confucian” East Asia
“东亚”概念与儒学
Astronomy in the Shaping of the East:Asian Cultural Sphere
Nationalism in Western Guise:Non-Church Movement in Modern East Asian Religiotls 17hoLaght
以韩国三国时代儒学诠释东亚文化圈
中韩儒学的“情”——以朱子与李退溪为例
中国古代皇帝号与日本天皇号——东亚政治秩序与儒家经典诠释之研究
从十七世纪中日交流情势看朱舜水与日本古学派
吉田松阴与孟子思想
日本幕末思想家高杉晋作的中国观——兼论“明伦馆”与“松下村塾”之思想教育
想象的和实际的:谁认同“亚洲”?——关于晚清至民初日本与中国的“亚洲主义”言说
Why Is Confucius Historical?The Role of History in Early Confucianism
“道”、“王道”、“皇道”概念在近代日本的诠释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14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__政治法制篇
作者: 李明辉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5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十六篇论文,其中涉及政治文化者有十一篇,法律文化者有五篇。从这些论文的讨论中,可以发现学者们或重视文化的普遍现象,或重视文化的特殊现象;在研究方法上,不论文化的普遍现象或特殊现象,都需要有人关怀,这样才能得到接近全貌的理解。再者,文化的摄取,由于各地区需求不尽相同,基于主体性考量而呈现选择性。
作者简介:略
目录:
序言
东亚古代士人的共通教养
东亚册封体制与龟趺碑
秦汉帝国的出现与东亚世界
魏晋南北朝贵族政治与东亚世界的形成——从都督诸军事制度来考察
唐代的军事决策与领导体制述略
唐历在东亚的传播
羁旅长安的新罗人——说唐代东亚文化圈现象之一
韩国谷城郡发现观音寺缘起与菩萨头像及其意义
统一新罗的专制王权的权力体制
北宋、高丽关系之演变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以琉球王室汉化为约论中心
东亚律令的交通规制一瞥
日本律令制与古代东亚文化圈——以税制和户口掌握为中心
从律令制度看奈良时代的社会等级结构
日本古代法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对近现代法的影响
传统中国法对日本刑事立法最后的影响——以《新律纲领》与《改定律例》为中心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15中国经典诠释传统__1__通论篇
作者:黄俊杰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6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第一册,收集十二篇论文与两篇学术座谈会记录,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与背景》收录讨论西方诠释学的论文五篇,与回顾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论文五篇,为这一套书提供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背景。第二部分所收四篇论文都讨论中国经典诠释史所... 本书是《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第一册,收集十二篇论文与两篇学术座谈会记录,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与背景》收录讨论西方诠释学的论文五篇,与回顾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论文五篇,为这一套书提供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背景。第二部分所收四篇论文都讨论中国经典诠释史所出现而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我想先介绍本书各篇论文的主旨,再说明各文所触及的重要课题,以作为读者阅读全书的参考。
作者简介:
黄俊杰,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博士,曾任新加坡儒家伦理小组顾问,美国华盛顿大学、马利兰大学、Rutgers大学等校客座教授、东吴大学东吴通识讲座教授、台湾通识教育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2005起)。现任台湾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计划总主持人、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员。获得学术荣誉包括美国王安汉学研究奖(1988)、杰出人才讲座(1997—2002)、胡适纪念讲座(2005—2006)、台湾大学学术研究杰出专书奖(2006、2007)、中山学术著作奖(2006)。
著有:《东亚儒学:经典与诠释的辩证》(2007)、《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2006)、Taiwan in Transformation(1895—2005)(Trarisaction Plablistlers,2006)Mencian Hermeneutics:A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s in Chian(2001)、《孟子》(1993)、《孟学思想史论》(卷一)(1991)、(卷二)(1997)等书。
目录:序
导言
经典在阐释学上的意义
“较好地”还是“不同地”理解:从诠释学论争看经典注疏中的诠释定位与取向问题
行动人与历史世界的建造:论狄尔泰的“生命的诠释学”
宗教经典与哲学诠释学:中西宗教文化的比较观点
后现代主义与经典诠释
从经典诠释传统论二十世纪《易》诠释的分期与类型
英美学界对于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之研究:回顾与展望
当代美国学界关于中国注疏传统的研究
东亚儒学史研究的新视野:儒家诠释学刍议
从儒家经典诠释史观点论解经者的“历史性”及其相关问题
从诠释学看中国传统哲学:“理一而分殊”命题的意义变迁
儒家论述中的历史叙述与普遍理则
附录:
附录一 “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特质”学术座谈会记录
附录二 “中国经典诠释学的方法论问题”学术座谈会记录
名词及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16中国经典诠释传统__2__儒学篇
作者: 李明辉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5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九篇论文,均涉及儒学传统,着重探讨历代诠释者「为何」(why)会如此诠释这些经典,而不再仅止于探讨诠释者「如何」(how)诠释各种经典。本书第一与第七、八、九篇论文,主要涉及中西文化之交流,并包含一个跨文化研究的面向;其余五篇则纯属中国传统学术的... 本书共收录九篇论文,均涉及儒学传统,着重探讨历代诠释者「为何」(why)会如此诠释这些经典,而不再仅止于探讨诠释者「如何」(how)诠释各种经典。本书第一与第七、八、九篇论文,主要涉及中西文化之交流,并包含一个跨文化研究的面向;其余五篇则纯属中国传统学术的范围。第二、三篇论文是讨论《易经》的诠释问题,第四、五篇论文是讨论宋明儒学对先秦经典的诠释,第六篇论文是从方法论来检讨焦循对孟子心性论的诠释。
作者简介:略
目录:
序
导言
试论儒学的宗教性内涵
古代中国「语言观」的一个侧面:以《易·系辞》论「象」为研究基点
言与意的辩证:先秦、汉魏《易经》诠释的几种类型
《中庸》、《大学》变成经典的历程:从性命之书的观点立论
水月与记籍:理学家如何诠释经典
焦循对孟子心性论的诠释及其方法论问题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对中国经典的诠释及其演变
儒家诗学与日据时代的台湾:经典诠释的脉络
转化抑或对话?──李春生所理解的中国经典
名词及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17中国经典诠释传统__3__文学与道家经典篇
作者: 杨儒宾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5
内容简介: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为哈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 本选集前面五篇都与诗的诠释有关,与《诗经》的关系尤大,五位作者各自选择他们的题目发挥时,或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都已继承了传统中国的诠释精神,海德格尔强调任何的诠释活动都建立在预先的理解与预先的诠释上面,这种“先行结构”可谓诠释学的金科玉律,任何存有活动的不刊之论。本选集最后三篇文章处理的主题都是围绕着《老子》一书,《老子》五千言,但历代对它的注释不晓得几千个五千言。 本书收录的文章风格较传统,数据较详实,解释较矜慎,文章的整体架构较贴近原始的材料。
作者简介:
杨儒宾,台湾省台中县人,一九五六年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学士、硕士、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现任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座教授。
著有:《儒家身体观》(1996)、《庄周风貌》(1991)、《先秦道家道的观念的发展》(1987);编有《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探索》(1996)、《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1993);译有《孔子的乐论》、《冥契主义与哲学》、《宇宙与历史》(2000)一等书。
目录:
序
导言
诠释的暴力:论传统的政治伦理批评
《毛诗序》在《诗经》解释传统的地位
《诗经》诠释传统中之“风雅正变”说研究
天人合一:兴诗中的“道”
从“兴于诗”论李白诗诠释的一个问题
红学索隐派的比附方法与观念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叔本华哲学:兼论西方理论与中国文本之间的诠释问题
王弼解释学思想之特质
严遵、河上公、王弼三家《老子》注的诠释方法及其对道的理解
“崇本举末”与“崇本息末”:王弼对老子哲学的诠释
名词及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18儒家经典诠释方法
作者:李明辉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5-1
内容简介:
儒学是东亚文明的主流思想,必然在文明对话的新时代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巨大的作用。本书标示着编者复兴儒学传统,弘扬中华文化理想的初步实践。希望在21世纪文明对话新时代中,深入发掘东亚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上推陈出新,开创新局。
作者简介:略
目录:
导言
理论与背景
哲学分析与诠释:方法的反省
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
经典诠释与理论转移:中国哲学经典诠释之三大变例
经典诠释与修辞学传统:一个西方诠释学争论的意义探讨
儒家诠释学的三个时代
先秦儒家与经典诠释
《论语》所隐含“述而不作”的诠释面向
孟子运用经典的脉络及其解经方法
“通”与“儒”:荀子的通变观与经典诠释问题
传统儒者解经方法及其现代转折
朱子读书法:诠释与诠释之外
王阳明“四句教”的三次辩难及其诠释学义蕴
直觉与工具理性批判:梁漱溟对儒家经典的文化诠释
试论熊十力的哲学创造与经典诠释
“儒家不能以道家为忌”:试论牟宗三“以道释儒”之诠释学意义
论牟宗三先生的经典诠释观:以先秦道家为例
中日人名索引
西方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19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_
作者: 陈昭瑛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5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中论文的目次是按照先秦到现代的时间顺序。其中《朱熹的(诗集传)与儒家的文学社会学》一文写于博士班研读期间,《马克思主义和儒家的文学观:内在目的论的观点》一文写于l995年转向台湾文学研究之后,但其实只是总结之前十年的心得。《“永恒的乡愁”:徐复观论先... 这本书中论文的目次是按照先秦到现代的时间顺序。其中《朱熹的(诗集传)与儒家的文学社会学》一文写于博士班研读期间,《马克思主义和儒家的文学观:内在目的论的观点》一文写于l995年转向台湾文学研究之后,但其实只是总结之前十年的心得。《“永恒的乡愁”:徐复观论先秦儒家美学》和《“情”概念从孔孟到苟子的转化》两篇论文是去年底恢复工作之后的一点成绩。其余五篇完成于我参加由黄俊杰先生主持的“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期间(2000-2003),可以算是一部分的成果。贯穿这些不同时期作品的精神是一致的,我对儒家美学的基本看法从未改变,但盼望未来在师友的惕励和自己的努力之下能更趋成熟。
作者简介:
陈昭瑛,一九五七年生,母台湾台南市人,父台湾嘉义民雄人。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哲学研究所硕士、外文研究所比较文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人(1998—1999),曾获第二届五四文学评论奖(1999),现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著有:《台湾与传统文化》(增订再版) (2005)、《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2005)、《台湾与传统文化》(1999)、《台湾文学与本土化运动》(1998)、《台湾诗选注》(1996)、小说集《江山有待》(1980),译注马库色《美学的面向》(1987)等。
目录:
序 燃烧灵魂的星光
先秦儒家与经典诠释问题
一、前言
二、“述而不作”与经典性的关系
三、“经”、“权”概念与经典诠释的关系
四、“为其人以处之”:诠释者的理解和体验
孔子诗乐美学中的“整体性”概念
一、前言
二、中和:情理相得
三、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形式与内容的统
四、兴、观、群、怨:主客合
五、共鸣与启迪、沉醉:听者与作品的交融
六、礼乐之治:“社会美”的概念
“情”概念从孔孟到荀子的转化
一、前言
二、《论语》中的“情”
三、《孟子》中的“情”
四、《荀子》中的“情”
(一)人情与实情
(二)“情”的主体性内涵
(三)“至情”与“至文”:美学的突破
孟子“知人论世”说与经典诠释问题
一、前言
二、《论语》中与“知人论世”相关的看法:“知言”、“知人”、“以文会友”
三、孟子“知人论世”章析论
四、由伦理学向史学、诗学的转化:荀子、司马迁、刘勰
五、结语:“友情”成为“理解”(“知”)的隐喻
“通”与“儒”:荀子的通变观与经典诠释问题
一、前言
二、荀子与汉代经学:经学传承与“通儒”概念
三、“通变”、“经权”概念的起源:《论语》、《孟子》、《荀子》、《易·系辞》
四、苟子的通变观
(一)“权”的双重意义
(二)通“一与多”之变
(三)通“古与今”之变
(四)“通”与“儒”
(五)“通”与“学”
五、结语:对经典诠释的启发
性情中人:试从楚文化论《郭店楚简·性情篇》
一、前言
二、楚巫文化中情、身相依的思想及性别意识
三、“情”的存有内涵:与气、性、身、心的关系
四、“情”的伦理要求:信与久
五、结语
朱熹的《诗集传》与儒家的文学社会学
一、前言
二、《诗集传》与儒家的文学发生学
三、时代精神
四、文学的政治学与教育学:风与刺
五、民族诗学
六、文化理论:王与霸的两难
七、原始主义:古典的与浪漫的
八、方法论:赋比兴与主题研究
九、结语
“永恒的乡愁”:徐复观论先秦儒家美学
一、前言
二、“礼乐之治”的核心:“仁”作为艺术精神
三、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内在目的论的观点
四、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反省性的反映”与“批判的模仿”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的文学观:内在目的论的观点
一、形式主义的误解
二、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
三、批判的模仿
名词索引
20孔子的乐论
译者: 杨儒宾
作者: 江文也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1
本书根据孔子思想中对音乐的研究、发展及批评,强调孔子“仁”与“乐”的接触点。本书作者江文也是近代台湾及日本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其音乐理念自现代游走至古典,孔子的乐论是其一生最深层的向往。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凡例
总说
一、“乐”文化的特殊性
二、非天子,不议礼,不作乐
本论
前编 试论孔子以前的“乐”
一、古史传说的批判
二、音乐之始
三、黄河
四、黄河(续)
五、黄土与文化
六、由古代乐器联想到出土古物
七、龟甲、兽骨与祭祀
八、笛与太鼓
九、暴君与音乐
十、插话
十一、插话(续)
十二、铁一秩序
十三、乐之确立
十四、壮观的乐制
十五、舞乐
十六、夷乐的存在
后编 孔子之“乐”
一、孔子与音乐家
二、其音乐之出发点
三、孔子要人一歌再歌
四、热衷于音乐之孔子
省察(一)
省察(二)
五、意外的音乐发现
六、精密与感性
省察(一)
省察(二)
省察(三)
省察(四)
七、再论精密与感性
八、关于琴
九、孔子与琴的故事
省察
十、孔子作琴曲
十一、孔子的音乐批评
十二、孔子击磬
十三、困苦中的孔子与音乐
十四、成于乐
十五、乐与音乐
十六、乐与仁的接触点
十七、学而不倦者
十八、孔子的音乐业迹
十九、其时代
二十、乐的治国价值
二十一、《诗经》与其他
二十二、孔子批判的发展精神
二十三、尾声
附录一:孔子与音乐资料选辑
附录二:江文也研究书目选辑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21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
作者: 杨儒宾/等编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5月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论文十三篇,其中十二篇原是“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国际研讨会”的会议论文,会后经作者修订后,集结出版。 本书的十三篇文章,除了郑毓瑜教授的大作是从文学的角度入手,作为本书的重要参考背景外,其余文章都放在东亚近世儒学,或者说“东亚理学史”的范围内讨论的。
22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
作者: 黄俊杰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6-1
内容简介:
本书由黄俊杰教授近年来部份研究成果共十三篇论文集结而成。内容上大致可归属两大范畴:一是关于东亚儒学经典诠释传统的探讨,二是关于中国思维方式,尤其是对“身体”思维的研究。形式结构上则分为三部份,第一部份《儒学史的新视野》由四篇论文组成;第二部份《日本儒学与经典诠释》由五篇论文组成,主要分析近三百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儒者对中国儒家经典的诠释;第三部份《儒家身体思维探索》由四篇论文组成,探讨极具东方文化特色的中国思维传统。
作者简介:略
目录:
余序
自序
儒学史研究的新视野
一、东亚儒学史研究的新视野:儒家诠释学刍议
(一)引言
(二)东亚儒家经典诠释学研究之目标
(三)东亚儒家经典诠释学研究方法刍议
(四)东亚儒家经典诠释学的研究方向
(五)结论
引用书目
二、从儒家经典诠释史观点论解经者的“历史性”及其相关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儒家诠释学的特质与经典诠释者的“历史性”
(三)解经者的“历史性”是开发经典潜藏涵义的催化剂
(四)经典与解释者的对话是创造经典之永叵性的活水源头
(五)结论
引用书目
三、儒家论述中的历史叙述与普遍理则
(一)引言
(二)儒家的历史叙述是证立普遍理则的手段
(三)儒家历史叙述与普遍理则之间的紧张性:经典中的“道”与圣人
(四)解经以求“道”的两种方法及其问题
(五)结论:兼论儒家经典诠释的关键点
引用书目
四、试论儒学的宗教性内涵
(一)引言
(二)儒家传统中的宗教性:涵义与渊源
(三)儒学的“宗教眭”之特质
(四)两项质疑及其回应
(五)结语
引用书目
日本儒学与经典诠释
五、伊藤仁斋对孟子学的解释:内容、性质与涵义
(一)背景与问题
(二)仁斋孟子学之内涵
(三)仁斋孟子学的性质与方法
(四)仁斋孟子学的思想史涵义
(五)结论
引用书目
六、中井履轩的孟子学:善性的“扩充”与“道”之人间性的重建
(一)引言
(二)中井履轩释孟的方法:历史的解读方法
(三)中井履轩对孟子性善论的再诠释:“扩充”而不是“克治”
(四)中井履轩对孟子的“道”的解释:“道”的人间性的重建
(五)中井履轩孟子学的思想史定位
(六)结论
引用书目
七、中井履轩对朱子学的批判:从《四书》的再诠释出发
(一)引言
(二)朱子学脉络中“心”与“理”之关系
(三)中井履轩批判朱子学的途径与方法
(四)中井履轩批判朱子学的内容:“心”、“理”及其关系的重建
(五)结论:丸山论旨的再思考
引用书目
八、山田方谷对孟子养气说的解释
(一)引言
(二)山田方谷的孟子学解释:以孟子“知言养气”说为中心
(三)从孟子学诠释史脉络看山田方谷的孟子学
(四)从日本儒学史脉络看山田方谷的孟子学
(五)结论
引用书目
九、20世纪初期日本汉学家眼中的文化中国与现实中国
(一)引言
(二)日本汉学家眼中的文化中国
(三)日本汉学家眼中的现实中国:事实与解释
(四)日本汉学家的中国观:洞见与局限
(五)结论:日本汉学研究方法的再思考
引用书目
儒家身体思维探索
十、传统中国的思维方式及其价值观:历史回顾与现代启示
(一)前言
(二)传统中国的“联系性思维方式”及其内涵
(三)“联系性思维方式”的三种表现
(四)传统中国“联系性思维方式”下的价值观
(五)儒学与现代民主政治
(六)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人权理念
(七)结论
引用书目
十一、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身体政治论”:特质与涵义
(一)引言
(二)中国古代“身体政治论”的特殊面向:一个比较思想史的观点
(三)中国古代“身体政治论”论述中的思想涵义
(四)结论
引用书目
十二、古代儒家政治论中的“身体隐喻思维”
(一)前言
(二)古代政治思想史所见的身体隐喻及其涵蕴的问题
(三)“自我转化”是“世界转化”的起点:古代儒家的身体观与政治观
(四)孟子与荀子的身体隐喻中的政治意涵
(五)余论:身体与政治组织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引用书目
十三、“身体隐喻”与古代儒家的修养工夫
(一)前言
(二)“具体性思维方式”中的“身体隐喻”:“四体不言而喻”
(三)作为实践场域的身体及其在空间的展现
(四)作为内在整体性概念的身体及其工夫论:“心”、“气”、“形”的分野及其统一
(五)结论
引用书目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23东亚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
作者:黄俊杰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6-1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九篇文章,内容包含东亚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研究的现况及其展望、二十世纪日本荀子研究之回顾、战後德川儒学研究史论评、近二十年来日本阳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朱舜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朝鲜茶山研究学的焦点、唐宋礼书及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战後美国汉学界的儒家思想研究、以及战後台湾儒学研究的几个侧面等。范围涵盖中、美、日、韩及台湾的儒学研究。
作者简介:略
目录:
编序
东亚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研究的现况及其展望
一、引言
二、东亚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研究的现况
三、东亚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研究的展望
二十世纪日本学界荀子研究之回顾
一、从1930到1950年代的《荀子》研究:文献研究
二、从1940年代到1950年代的《荀子》研究:思想体系
三、1960年代的荀子研究:荀子的逻辑思想
四、1970年代的荀子研究:“性论”和“天论”与其政治社会理论上的功能
五、1981年以后的荀子研究:历史、思想脉络中的荀子思想
六、结论
唐宋礼书及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前言
二、学界对唐代礼典之研究
三、学界对书仪之研究
四、学界对宋代礼典之研究
五、学界对宋代礼书之研究
六、唐宋礼书研究之比较与意义
韩国学界关于茶山学研究的焦点
一、序言
二、关于丁若镛的介绍及其早年活动的研究
三、哲学思想
四、经学
五、礼学
六、经世论
七、结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附录
战后日本学界德川儒学研究史论评:以对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批判与修正为中心
一、序
二、丸山真男《研究》之内容概要与问题点
三、对丸山的德川前期儒学解释的批判与修正:以德川前期朱子学为主
四、对丸山的徂徕学解释与其徂徕学中心式的德川儒学、思想史论的批判与修正
五、对丸山现代主义式的德川儒学、思想史论之方法论上的批判
六、德川儒学研究史之检讨与展望
近二十年来日本学界关于阳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前言
二、沟口雄三的中日阳明学研究之综论
三、关于中江藤树思想及其学派的研究
四、关于熊泽蕃山与山田方谷思想的研究
五、关于大盐中斋思想的研究
六、关于吉田松阴思想的研究
七、幕末阳明学与明治维新的关系研究
八、日本阳明学研究的展望:从“东亚”的视野看阳明学研究
中日学界朱舜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前言
二、朱舜水全集的刊行及其内容
三、朱舜水的研究史
四、问题意识的探讨——学术研究与政治诉求之间
五、结语——朱舜水研究的展望
战后美国汉学界的儒家思想研究(1950-1980):研究方法及其问题
一、引言
二、1950与1960年代美国汉学界的儒家思想研究
三、1970与1980年代的儒家思想研究
四、结论
人名索引
24从当代儒学观点看韩国儒学的重要论争
作者: 杨祖汉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5
内容简介:
本书正文的大部分内容,是作者参加台湾大学的“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之研究”之子计划:“近世中韩儒者关于孟子心性论的辩论与诠释——比较哲学的探讨”的四年研究成果。本书集中处理朝鲜儒学的三大论争,即“无极太极之辩”、“四端七... 本书正文的大部分内容,是作者参加台湾大学的“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之研究”之子计划:“近世中韩儒者关于孟子心性论的辩论与诠释——比较哲学的探讨”的四年研究成果。本书集中处理朝鲜儒学的三大论争,即“无极太极之辩”、“四端七情之辩”及“湖洛论争”。无极太极之辩之重要性及影响力虽不如其他二者,但此论辩显示韩儒对朱子思想特性之把握,是十分恰当的。此一论争探讨儒学的本体及工夫两方面的问题,又涉及了儒佛之辨、朱陆之争。李晦斋所强调的道只是人事之理,须下学人事,方能上达天理,充分表现了儒家的形上学是“实践的形上学”的意义。四、七之辩是最重要的论争,李退溪极力主张四端是理之发,又认为理有至神之用,所谓“理到说”,此与当代牟宗三先生认为朱子所说的理是只存有而不活动,是朱子理论所以是“儒门别子”之重要原因,实可相参。退溪之说是将孟子原义与朱子思想糅合而成,因此其理论有不能一致处。但由退溪之学,可以突显出朱子之言理为一不活动的、静态的存有,是很重要的问题,亦由是可见朱子与孟子是属于不同的义理形态者。而退溪由四端之为“纯善”之情,推论此情必是由理而发,这正好是给出了证成“心即理”说的论证。因如果四端之心之为纯善是人人都有的实践上之体会,则由此而肯定此心即理,便是不能反对的;若反对之,便是反对人有恻隐之心。若于此肯定心为纯善,理当下可发,则便可肯定一逆觉本心,当下让本心呈现之工夫,此便是内圣之学之关键的、本质的工夫。这是由四端七情之辩所显示出来的一重要的涵义。此义在本书第三章有所讨论。而在第一章李晦斋与曹汉辅之论辩中,对此亦有探讨。又若理可发,则任何人都可当下截断感性欲望的限制,而自发自决地为善,这便是康德所说的意志的自由。退溪于四、七之辩中,强调四端由中而出,非由外感,亦显示了此一意义。由此可见退溪之论容或有因糅合孟子与朱子而产生的不一致处,但亦因为此一争辩,而突显了儒学及道德哲学上的重大问题。
作者简介:
杨祖汉,原籍广东新会,一九五二年出生香港。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及香港新亚研究所哲学组(硕士)毕业。曾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著有:《中庸义理蔬解》(韩译本名为《中庸哲学》)、《儒学与康德的道德哲学》、《儒家的心学传统》、《当代儒学思辨录》等书。
目录:自序
第一章 李晦斋、曹汉辅“无极太极”的论辩
一、引言
二、《书后》对忘机堂之评论
三、《答忘机堂第一书》
四、《答忘机堂第二书》
五、《答忘机堂第三书》
六、《答忘机堂第四书》
七、晦斋对朱子学的理解及其现代意义
第二章 李退溪与奇高峰“四端七情”之论辩
一、问题的缘起
二、退溪、高峰“四、七论”第一次之往复
三、“四、七论”第二次之往复
四、胡云峰及权阳村之有关说法
五、第三次往复:退溪《论四端七情第二书》之见解
六、奇高峰对退溪《第二书》的答复
七、第四次往复:退溪的《第三书》及高峰的《后说》、《总论》
八、结语
第三章 四端七情之辩与成德之教
一、“四、七之辩”
二、理之活动性与体证本体
三、理到说之意义及有关之论辩
四、成德之教的本质的工夫
第四章 曹南冥对四七之辩的批评及论下学而上达
一、引言
二、南冥与退溪的往复书
三、南冥之说的现代意义
四、顾亭林与曹南冥对“下学上达”的理解
五、朱子论“下学而上达”
六、结论
第五章 李栗谷、成牛溪“四端七情与人心道心”的论辩
一、前言
二、牛溪论四端七情与人心道心
三、栗谷对牛溪《第一书》之答复
四、牛溪之《第二书》
五、栗谷对牛溪《第二书》之答复
六、牛、栗《第三书》之往复及栗谷“理有善恶”说之哲学意义
七、牛、栗《第四书》之往复
八、牛、栗《第五书》之往复
九、牛、栗《第六书》之往复
十、栗谷对朱子哲学的理解
十一、结语
第六章 李栗谷与罗整庵思想之比较
一、引言
二、栗谷对整庵之评论及整庵的“人心道心”说
三、整庵理气论之涵义
四、栗谷与整庵思想之比较
五、结语
第七章 尹明斋的性理学及怀尼之争的工夫论涵义
一、致知与格物,物格与知至之关系
二、论人心道心
三、怀尼之争的工夫论涵义
四、结语
第八章 韩儒“人性物性异同论”及其哲学意义
一、韩南塘的人性物性相异论
二、李柬的人性、物性俱同论
三、对人性物性异同论的反省及略论其现代意义
第九章 从当代儒学的观点看韩儒“心体善恶”之论争
一、引言
二、韩南塘的心体有善恶论
三、李巍岩的“心体纯善论”
四、心与气质之辨及朱子论心之可能涵义
五、结语
附录一 李栗谷的诚意论
一、栗谷对心性情意的分析
二、对“情意二歧”之论的批评
三、栗谷的诚意论
四、结语
附录二 退溪与朱子持敬工夫论之涵义
一、退溪主敬与栗谷主诚之分别
二、退溪论敬之要义
三、敬的来源问题
四、结语
附录三 奇高峰“反身而求”的知理方法之涵义
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
二、反身而求的知理方法
三、因其所发而遂明之
四、结语
附录四 成牛溪的哲学思想
一、尹宣举、成牛溪与李栗谷
二、至善与中的分别
三、颜子与圣人的差异
四、理气与人心、道心
五、结语
参考书目
名词及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25韩国江华阳明学研究论集
作者: 郑仁在、黄俊杰编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论文17篇及附录三则,是汉语学术界第一部全面论述18世纪朝鲜阳明学者郑齐斗的专著,在东亚儒学研究中特别具有开拓新领域之意义。
作者简介:
郑仁在,韩国西江大学教授,著名蒙元史、思想史学者。
目录:
序
导论
韩国阳明学的形成和霞谷郑齐斗
17世纪后阳明学时期和霞谷学的定位
郑齐斗思想绪论
郑齐斗的心即理说
郑齐斗的良知说
郑齐斗工夫论研究
郑齐斗的中极论
郑齐斗对王阳明哲学的理解
郑齐斗的阳明右派哲学
从东亚儒学视域论郑齐斗对孟子“知言养气”说的解释
郑齐斗的道德哲学
郑齐斗的隐居逻辑与汉诗
郑齐斗阳明学在东亚学术中的意义
阳明学对初期江华学派的影响——以郑齐斗、李匡臣及沈铺为中心
江华学派的伪学批判
李匡师的美学思想
韩国阳明学研究现况与新探索——以江华学研究为中心
附录
江华阳明学的地位和现代意义
父亲郑寅普的三位老师:学山、耕斋、兰谷
近代韩国历史年表
人名索引
26东亚传世汉籍文献译解方法初探
作者:郑吉雄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6
内容简介:
本书是建立在自1998年以来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
作者简介:
郑吉雄,广东省中山县人,一九六○年生于香港。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学士(1986)、硕士(1990)、博士(1996)。曾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研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访问学人。现任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研究范围主要为《易》学、经典诠释理论、清代学术思想、中国思想史。
著有:《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2008)、《易图象与易诠释》(2004)、《王阳明——躬行实践的儒者》(1990)等书,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导言
The Perils and Pleasures of Translation:The Case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文献批注的型态与性质
从温词《归国遥》“小凤战篦金飑艳”句五家注的讨论谈到注解的态度与方法问题
一、前言
二、五家六说——从华连圃到顾农
三、资料的筛理与重点的提出
四、分项讨论
五、训解小结
六、结语
七、尾声
“评点”的解释类型——从儒者标抹读经到经书评点的侧面考察
一、引言:何谓“评点”
二、端绪:古代传抄或阅读的标记
三、宋元儒者读经及其标抹之法
四、明清以来的经书评点
五、评点的基本性质
六、结语
论考释《尔雅》草木虫鱼鸟兽之方法
前言
一、校正讹误
二、辨别名实
三、因声求义
四、比较互证
五、发凡起例
六、根据目验
七、描述性状
八、绘制图影
九、运用新知
十、结论
文献诠解的思维与方法
越南狂士黎文敔《大学晰义》对《大学》的诠释
一、引言
二、越南儒学的发展
三、官方儒学在越南的影响
四、黎文敔的《大学晰义》
五、《大学晰义》的知本说
六、结语
试论汉儒以象解《易》方法
一、前言
二、以象解《易》方法确立——从“观象系辞”到“观象玩辞”
三、汉儒对《易传》以象解经方法发展
四、余论:对汉儒以象注《易》方法评价
晚宋儒学的转型与解经方法的变化
一、前言
二、晚宋儒学的区域性特征以及思想向学术的转型
三、从义理阐释向经史考辩过渡
四、学思相融、经史并重的学术范式的确立
五、结论
天献泽注的语言制约
试论日韩两国翻译中国典籍的方法
一、前言
二、日本的训读
三、韩国的训读
四、中国周围的训读现象
五、结语
日本汉文训读史
一、前言
二、训读法
三、训点资料
四、宣命体与和汉混淆文
五、日本对外国文化的接受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跋:记与康达维教授的文字因缘
27易图象与易诠释
作者: 郑吉雄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1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郑吉雄教师的五篇论文,其中《从经典诠释传统论二十世纪〈易〉诠释的分期与类型》、《〈易图明辨〉与儒道之争》、《论儒道〈易〉的类型和变异》等,它们各自探讨《易》学中图像、义理与象数的重要地位,并从思想史上与“儒道之辨”作终结。
作者简介:略
目录:
序
从经典诠释传统论二十世纪《易》诠释的分期与类型
一、前言
二、二十世纪《易》学的突破
三、学术界对百年《易》学派别与分期的看法
四、百年《易》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五、近代学者诠释《周易》的三种类型
六、结论
《易图明辨》与儒道之辨
一、前言
二、《易图明辨》的写作背景
三、《易图明辨》的整体方法
四、《易图明辨》的三个分判
五、儒道之辨的三个历程
六、结论
附图
论儒道《易》图的类型与变异
一、前言
二、问题的提出
三、“图”——非文字的诠释工具
四、图的变异:以《太极图》首圈为例
五、《易》图的四种类型
六、图象思维与经典诠释
七、结论
附图
周敦颐《太极图》及其相关诠释问题
一、前言
二、古今《太极图》图形的歧异
三、《太极图》问题的焦点
四、朱熹的诠解与儒道思想的转移
五、《太极图》思想归属的四种观点
六、结论
附:杨儒宾教授函
附图
高邮王氏父子对《周易》的诠释
一、前言
二、以爻位训释爻辞、爻象
三、以本卦自释,复以六十四卦互释
四、以诸经、诸子训释《易经》
五、发明本经义例
六、追求全经义例一贯的观念
七、余论:方法论的检讨及关于吴皖分派的问题
八、结论
人物生卒年及索引
名词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28东亚视域中的近世儒学文献与思想
作者:郑吉雄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5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东亚近世儒学文献与思想”为主题,共收论文十三篇,编辑旨趣,在于强调东亚儒学思想的研究,必须与东亚儒学文献研究同时并进、相须 互用。综而言之,本书涵括了中、日、韩近世儒学课题,涉及板本目录学、思想史、经学、儒学史、经典诠释学等几个重要的领域,撰着... 本书以“东亚近世儒学文献与思想”为主题,共收论文十三篇,编辑旨趣,在于强调东亚儒学思想的研究,必须与东亚儒学文献研究同时并进、相须 互用。综而言之,本书涵括了中、日、韩近世儒学课题,涉及板本目录学、思想史、经学、儒学史、经典诠释学等几个重要的领域,撰着人则包括了来自台湾、香港、中国大陆、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学者。从东亚的视域看,本书涵括的议题较丰富;而因为邀请对象分布较广,反映的观点也较多元,但主要集中讨论儒学“文献”与“思想”的关系,是为本书比较突出的特色。
作者简介:略
目录:
序
导言
经学运动与形上思维
费密与清代经典诠释的论争
一、前言
二、清代学术的先行者
三、费密的汉学背景
四、费密推崇汉唐经学的理据
五、开启清代经典诠释的论争
六、余论:对费密汉学主张的检讨
戴震气论与汉儒元气论的歧异
一、阴阳消息之气与血气心知之气:歧异之一
二、尊卑意识与平等思想:歧异之二
三、宇宙生成论与社群意识:歧异之三
四、结论
抉发经典:作为本体宇宙呈现的文本意义
一、Grafton关于欧洲经典史论的启迪
二、清**证学的本体诠释背景
三、庄存与《春秋》诠释中的本体宇宙论
四、刘逢禄经典诠释中的本体宇宙论
五、结论
明末清初的训诂学、文献考证与经籍研究
一、前言
二、杨慎的经籍训诂学与18世纪汉学家的歧异
三、焦兹:“道”、道德修养、三教合一与语言
四、晚明《四书》注解中的训诂学与汉学
五、清初的儒家经典研究
六、结论
清儒的文献研究
全祖望研究的一个侧面──谈全祖望诗文集整理的文献价值及其所反映的清代学术现象
一、全祖望的诗文托付杭世骏与董秉纯的过程及原因
二、从杭世骏〈鲒埼亭集序〉的写作时间谈杭、全二人人品与学术之分歧,并论杭世骏文稿不还全门的原因
三、从全祖望诗文稿刊刻经过看董、蒋之异及当时京都学界对全祖望的看法
四、从鲒埼亭集评校题识之学者背景分析全祖望思想与清代学术互动的关系
五、结论
焦循手批《柳文》的评点学意义探究
一、前言
二、焦循手批《柳文》的写作时间
三、焦循手批《柳文》的来源
四、焦循手批《柳文》的评点向度
五、结论
论清人的《考工记》研究──以〈轮人〉为例
一、牙
二、轮绠
三、牙围
四、余论
中日儒学的交涉
近藤重藏与清朝乾嘉期学者的校勘学
朱舜水对东亚儒学发展定位的再诠释
儒学在朝鲜的发展
从《圣学十图》看退溪李滉的圣学观
丁若镛治《大学》的几个特点
《东儒学案》所见之韩国儒学的学派及其思想特徵
《李朝实录》所见乾嘉年间中朝两国之文献与学术
人名索引
书名索引
名词索引
29.公私领域新探__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05月
内容简介:
近20年来,国内外政治哲学界及思想史学界对“公私领域”问题兴起一股研究的热潮。不论是着眼于历史上“公共”、“私人”、“公”与“私”概念起源的探讨,或是致力于近代政治经济社会变迁对“公共领域”造成的影响,这些研究都大幅增进了我们对“公私领域”问题的深入瞭... 近20年来,国内外政治哲学界及思想史学界对“公私领域”问题兴起一股研究的热潮。不论是着眼于历史上“公共”、“私人”、“公”与“私”概念起源的探讨,或是致力于近代政治经济社会变迁对“公共领域”造成的影响,这些研究都大幅增进了我们对“公私领域”问题的深入瞭解。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在这一波“公私领域”研究热潮中,大部分的理论架构或问题意识仍旧是以西方当代哲学家的论述为依归,而少见非西方世界基于本身历史经验所发展出来的诠释观点。有鑑于此,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与日本公共哲学共働研究所乃决定携手合作,为促进东亚地区之“公私领域”研究略尽棉力,以催生出自东亚观点、具备东亚特色之“公共哲学”思考。
30.四端与七情__关于道德情感的比较哲学探讨
作者: 李明辉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部分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所推动的第一梯次“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之研究”之研究成功,此一大型整合计划共包含八个分项计划。
本书为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之《儒家经典诠释方法》分册。
作者简介:略
目录:
序言
导言 “四端七情”问题与德国伦理学之发展
第一章 康德的“道德情感”理论与席勒对抗的伦理学的批判
第二章 德国现象学伦理学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及其理论意涵
第三章 朱子的《仁说》及其与湖湘学派的辩论
第四章 刘蕺山对朱子理气论的批判
第五章 刘蕺山思想中的“情”
第六章 李退溪与奇高峰关于四端七情之辩论
第七章 李栗谷与牛溪关于四端七情之辩论
第八章 李退溪与王阳明
结论 “四端七情”问题的哲学意义
附录一 张拭《仁说》
附录二 退溪、高峰“四端七情”论辩资料选注
附录三 栗谷、牛溪“四端七情”论辩资料选注
参考书目
中日韩人名索引
西方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31.王阳明“万物一体”论__从“身一体”的立场看
作者: 陈立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
作者简介:陈立胜(1965—),教授,山东莱阳胡城人。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后就读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于1998年、2002-2003年、2005年先后访学于纽约大学、香港道风山基督教丛林、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代表作为《自我与世界:以问题为中心的现象学运动研究》(1999,广州)、《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2005,台北;2008,上海)。近年来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宋明理学与宗教现象学。
目录:
黄序
冯序
引论:问题与方法
第一章 “一体”与“仁”
第一节 意义谱系
第二节 六个面向
第三节 儒家性格
第四节 小结:仁-身体-一体
第二章 恶与牺牲结构
第一节 恶的问题
第二节 牺牲结构
第三章 “一体”与“乐”
第一节 家学与传统
第二节 “乐”观
第三节 定性与辩难
第四章 语式与根喻
第一节 三个动词
第二节 两个根喻
结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32.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__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
作者: 甘怀真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5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篇,分别为上篇「礼观念的演变与儒教国家的成立」、中篇「政治制序与经典诠释」及下篇「礼制与『东亚世界』的政治制序」。上篇主要论述先秦至《大唐开元礼》中,各时代「礼」观念的转变及其意涵,中篇主要论述中国中古时期至隋朝间,各时代对「国家」、「君臣关... 本书共分三篇,分别为上篇「礼观念的演变与儒教国家的成立」、中篇「政治制序与经典诠释」及下篇「礼制与『东亚世界』的政治制序」。上篇主要论述先秦至《大唐开元礼》中,各时代「礼」观念的转变及其意涵,中篇主要论述中国中古时期至隋朝间,各时代对「国家」、「君臣关系」、「罪」、「政治」、「文化」等观念的形成及其所构成的经典诠释,下篇则着重於中国、日本等,关於「东亚」世界的再省思。
作者简介:甘怀真,一九六三年生于台北县。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上。现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东吴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礼制、东亚政治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著有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一个史学的观点》(2006)、《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占代政治史研究》(2004)、《中国通史》(2003)、《唐代家商礼制研究》(1991)等书。
目录:再版感言
自序:兼论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展开
上篇 礼观念的演变与儒教国家的成立
先秦礼观念再探
西汉郊祀礼的成立
“制礼”观念的探析
魏晋时期的安静观念
《大唐开元礼》中的天神观
中篇 政治秩序与经典诠释
中国中古时期“国家”的形态
中国中古时期的君臣关系
从唐律反逆罪看君臣关系的法制化
中国古代的罪的观念
汉唐间的丧服礼与政治秩序
隋朝立国文化政策的形成
下篇 礼制与“东亚世界”的政治秩序
中国古代皇帝号与日本天皇号
所谓“东亚世界”的再省思:以政治关系为中心
附录
皇帝制度是否为专制?
参考书目
名词索引
目录介绍如下:
001.日本汉学研究初探.pdf 98.34 MB
002.日本汉学研究续探:思想文化篇_.pdf 94.80 MB
003.日本汉学研究续探:文学篇.pdf 61.78 MB
004.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pdf 117.84 MB
005近代日本汉学的“关键词”研究:儒学及相关概念的嬗变.pdf 118.99 MB
006德川时代日本儒学史论集.pdf 87.07 MB
007日本德川时代古学派之王道政治论:以伊藤仁斋、荻生徂徕为中心.pdf 99.21 MB
008中日《四书》诠释传统初探.pdf 160.78 MB
009东亚儒者的《四书》诠释.pdf 86.32 MB
010东亚传统教育与学礼学规.pdf 127.26 MB
011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一):家族、家礼与教育.pdf 89.29 MB
012.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 2 家内秩序与国法.pdf 110.07 MB
013.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篇.pdf 115.03 MB
014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政治法制篇.pdf 118.56 MB
015中国经典诠释传统 1 通论篇.pdf 132.47 MB
016.中国经典诠释传统 2 儒学篇.pdf 98.47 MB
017.中国经典诠释传统 3 文学与道家经典篇.pdf 112.33 MB
018儒家经典诠释方法.pdf 103.11 MB
019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pdf 51.20 MB
020.孔子的乐论.pdf 46.67 MB
021.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pdf 127.09 MB
022.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pdf 119.93 MB
023东亚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df 111.46 MB
024从当代儒学观点看韩国儒学的重要论争.pdf 142.93 MB
025韩国江华阳明学研究论集.pdf 127.24 MB
026东亚传世汉籍文献译解方法初探.pdf 80.52 MB
027易图象与易诠释.pdf 95.85 MB
028东亚视域中的近世儒学文献与思想.pdf 101.77 MB
029.公私领域新探 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pdf 76.75 MB
030.四端与七情 关于道德情感的比较哲学探讨.pdf 145.82 MB
031.王阳明“万物一体”论 从“身一体”的立场看.pdf 94.36 MB
032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 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pdf 144.71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