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历史学报(1999-2017)共35册
资料编号:KW6811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4.78G
来源:台大歷史學報線上查詢系統
1999.12出版,第24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24期電子書
黃俊傑 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
1
楊儒賓 《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
29
〔附載〕審查意見書(第一分)
李明輝 焦循對孟子心性論的詮釋及其方法論問題
71
吳展良
嚴復《天演論》作意與內涵新詮
103
梁庚堯
宋代的義學
177
黃寬重 人際網絡、社會文化活動與領袖地位的建立──以宋代四明汪氏家族為中心的觀察
225
簡杏如 宋代莆田方氏家族的婚姻
257
何晉勳 宋代鄱陽湖周邊士族的居、葬地與婚姻網絡
287
王晴佳 臺灣史學的「變」與「不變」:1949~1999年
329
蕭啟慶 元延祐二年與五年進士輯錄
375
麥勁生 莫里茲及李明輝編,《儒學的源流、發展與展望》 427
柳立言 Beverly J. Bossler, Powerful Relations: Kinship, Status and the State in Sung China (960-1279) 433
2000.6出版,第25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25期電子書
黃俊傑 儒家論述中的歷史?述與普遍理則
1
梁濤 郭店楚簡與《中庸》公案
25
盧瑞容 戰國時代「勢」概念發展析探
53
古偉瀛
明末清初耶蘇會士對中國經典的詮釋及其演變
85
麥勁生 嚴復對西方經典之詮釋:價值取向與歷史意義
119
易平 ?少孫補《史》新考
151
袁傳璋 程金造之「《史記正義佚存》偽託說」平議
181
王世宗
東西對立觀念的發展:「西洋文化史」的地理界定之反省
233
邢義田 信立祥著《中國漢代畫像石 研究》讀記 267
劉海峰 評高明士著《隋唐貢舉制度》 283
2000.12出版,第26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26期電子書
黃俊傑 錢賓四史學中的「國史」觀:內涵、方法與意義
1
戴景賢 論錢賓四先生「中國文化特質」說之形成與其內涵
39
吳展良
學問之入與出:錢賓四先生與理學
63
汪榮祖 錢穆論清學史述評
99
王晴佳 錢穆與科學史學之離合關係1926~1950
121
阮芝生 司馬遷之心──〈報任少卿書〉析論
151
邱仲麟 耆年冠帶──關於明代「壽官」的考察──
207
孫慧敏 書寫忠烈:明末夏允彝、夏完淳父子殉節故事的形成與流傳
263
李君山 由「不抵抗」到抵抗──國府因應「九.一八」之決策過程與困境
309
邱澎生 「數目字管理」是洞見或是限制?黃仁宇「大歷史觀」下的明清市場與政府
351
林美香 書評:Carole Levin and Patricia A. Sullivan eds. Political Rhetoric, Power and Renaissance Women 377
2001.06出版,第27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27期電子書
劉述先 從發展觀點看《周易》時間哲學與歷史哲學之形成
1
王晴佳 Georg G Iggers 中西史學思想比較--以西方歷史哲學與儒家思想為中心
21
張嘉鳳
「疫疾」與「相染」--以《諸病源候論》為中心試論魏晉至隋唐之間醫籍的疾病觀
37
張崑將 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爭議
83
汪榮祖 西方史家對所謂「儒家史學」的認識與誤解
125
黃俊傑 蕭公權與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
151
吳展良
重省中國現代人文學術的建立--陳平原著《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述評 187
黃俊傑 評李明輝著《孟子重探》 213
王興安 評柯志明著《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 225
2001.12出版,第28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28期電子書
黃俊傑 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傳統中的兩種張力
1
郭曉東 善與至善:論朱子對《大學》闡釋的一個向度
23
潘德榮 理解中的原義與原意:朱熹與施萊爾馬赫的理解觀之比較
51
古偉瀛
顧炎武對《春秋》及《左傳》的詮釋
69
曾瑞龍 從妥協退讓到領土擴張:論宋哲宗朝對夏政策的轉變及其兼容的軍事戰略
93
李仁淵 重訪「女兒國」:清中葉以來關於《鏡花緣》的性別論述
127
孫康宜 西方性別理論在漢學研究中的運用和創新 157
蔡振豐 《論語》所隱含「述而不作」的詮釋面向 175
黃俊傑 孟子運用經典的脈絡及其解經方法 193
陳昭瑛 「通」與「儒」:荀子的通變觀與經典詮釋問題 207
黃俊傑 主編引言 225
溝口雄三 俯瞰中國近代的新視角 233
子安宣邦 「世界史」和日本近代的觀點 243
王遠義
對中國現代性的一種觀察 249
水口拓壽 井上徹著《中國?宗族?國家?禮制:宗法主義?視點???分析》讀記 275
2002.06出版,第29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29期電子書
陳立勝 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義蘊
1
彭國翔 王畿與佛教
29
孫慧敏 天下興亡,「匹夫」之責?──明清鼎革中的夏家婦女
63
羅志田 包容儒學、諸子與黃帝的國學:清季士人尋求民族認同象徵的努力
87
高瑞泉 直覺與工具理性批判:梁漱溟對儒家經典的文化詮釋
107
張崑將 日本陽明學者中江藤樹與大鹽中齋對「孝」之解釋
127
Harbans Mukhia Time, Religion and History in India 169
子安宣邦 作為事件的徂徠學:思想史方法的再思考 181
Jorn Rusen Making Sense of Time: Towards a Universal Typology of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189
王曉朝 中西文化傳播的雙向互動與文化轉型:兼評張西平《中國與歐洲早期宗教和哲學交流史》
207
趙立新 評陳爽著《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 223
2002.12出版,第30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30期電子書
谷川道雄 魏晉南北朝貴族政治與東亞世界的形成──從都督諸軍事制度來考察
1
高明士 東亞古代士人的共通教養
17
王勇 唐曆在東亞的傳播
33
大津透 日本律令制與古代東亞文化圈──以稅制和戶口掌握為中心
53
徐建新 從律令制度看奈良時代的社會等級結構
75
童長義
德川時代儒者伊藤仁齋的「實」概念
101
黃源盛 傳統中國法對日本刑事立法最後的影響──以《新律綱領》與《改定律例》為中心
145
葛兆光 想像的和實際的:誰認同「亞洲」?──關於晚清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言說
183
周伯戡 姚興與佛教天王
207
劉巧楣
「這美麗的肉」:塞尚的浴女圖與十九世紀中葉的自然感應論
243
何勤華、曲陽 日本古代法文化的形成發展及其對近現代法的影響
289
方震華
包偉民,《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 307
2003.06出版,第31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31期電子書
陳致 從王國維〈北伯鼎跋〉看周初「邶入於燕」的史事
1
甘懷真
中國古代君臣間的敬禮及其經典詮釋
45
閻鴻中
義例、名教與實錄──劉知幾史學思想溯義
77
王德毅 宋敏求的家世與史學
123
李文良
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
141
鍾淑敏 殖民與再殖民──日治時期臺灣與海南島關係之研究
169
Benjamin A. Elman The Jesuit Role as “Experts” in High Qing Cartography and Technology
223
王世宗
Mapping out a Liberal Programme of Imperialism: The Liberal Party on the Eastern Question and British Policy in the Berlin Congress and beyond
251
楊貞德 郝大維與安樂哲論儒家民主
293
邢義田 從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論秦漢的刑期問題
311
馮爾康 簡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 325
陳怡宏 書評:孫歌,《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 337
江瑋平 書評: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 349
2003.12出版,第32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32期電子書
高明士 從律令制的演變看唐宋間的變革
1
葛兆光 嚴昏曉之節──古代中國關於白天與夜晚觀念的思想史分析
33
劉靜貞 歐陽脩筆下的宋代女性──對象、文類與書寫期待
57
蕭啟慶 元明之際士人的多元政治抉擇──以各族進士為中心
77
金觀濤 劉青峰 從「經世」到「經濟」──社會組織原則變化的思想史研究
139
王晴佳 中國近代「新史學」的日本背景──清末的「史界革命」和日本的「文明史學」
191
李弘祺 中國科舉制度的歷史意義及解釋──從艾爾曼(Benjamin Elman)對明清考試制度的研究談起
237
劉海峰 科舉文獻與「科舉學」
269
常建華 十六世紀的朝鮮族譜
299
徐梓 多元與辯證的時間觀──讀費爾南.勃羅代爾,〈歷史和社會科學:長時段〉
331
李天綱 書評:鐘鳴旦、杜鼎克主編,《耶穌會羅馬檔案館明清天主教文獻》 345
2004.06出版,第33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33期電子書
方震華
文武糾結的困境 ──宋代的武舉與武學
1
皮慶生 宋代的「車駕臨奠」
43
吳展良
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
71
徐秉愉 金代女真進士科制度的建立及其對女真政權的影響
97
林麗月 萬髮俱齊:網巾與明代社會文化的幾個面向
133
陳熙遠 皇帝的最後一道命令 ──清代遺詔製作、皇權繼承與歷史書寫
161
孔祥吉 村田雄二郎 日本機密檔案中的伍廷芳
215
李東華 方豪神父與民國天主教會
261
林玉茹 殖民地邊區的企業 ──日治時期東臺灣的會社及其企業家
315
楊芳燕 激進主義、現代情境與中國無政府主義之崛起
365
王遠義
無政府主義概念史的分析
399
安井伸介 日本學界對中國無政府主義之評介
427
邱澎生 如何審視鏡像中國? 評介《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系譜學》 443
2004.12出版,第34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34期電子書
邱仲麟 皇帝的餐桌:明代的宮膳制度及其相關問題
1
楊貞德 自由與限制──梁啟超思想中的個人、禮與法
43
周婉窈
寫實與規範之間──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中的臺灣人形象
87
鍾淑敏 臺灣總督府的「南支南洋」政策──以事業補助為中心
149
李君山 一九三五年「華北自治運動」與中國派系之爭──由《蔣中正總統檔案》探討戰前中日關係之複雜性
195
陳郴 冷戰時期的德臺軍事交流,1961~1975
247
周伯戡 重論《大智度論》的作者
281
于振波 從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看其戶籍中的性別與年齡結構
329
黃俊傑 從中日比較思想史的視野論經典詮釋的「脈絡性轉換」問題
381
陳思宇 從社會行動者互動的視角重構臺灣殖民研究的理論框架:述評柯志明著《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 403
楊肅獻
金門史的研究與寫作:評《金門史稿》 425
2005.6出版,第35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35期電子書
梁庚堯
歷史未停滯:從中國社會史分期論爭看全漢昇的唐宋經濟史研究
1
方震華
正統王朝的代價──後梁與後唐的政權合理化問題
55
楊俊峰 改革者的內心世界──鄭觀應的道教信仰與濟世志業
85
周婉窈
想像的民族風──試論江文也文字作品中的臺灣與中國
127
葉其忠 理解與選擇──胡適與康納脫的科學方法觀比論
181
王世宗
From Party Spirit to Imperial Thinking: The Gladstone Government and the Execution of the Berlin Treaty, 1880-1881
235
陳宗仁 一六二二年前後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東亞貿易策略的轉變──兼論荷蘭文獻中的Lamang傳聞
283
陳慧宏
歷史學是一門科學嗎?引介Jonn Lewis Gaddis, The Landscape of History: How Historians Map the Past 309
林志龍 做為商業史的企業家傳記研究:評介J. Forbes Munro, Maritime Enterprise and Empire: Sir William MacKinnon and his Business Network, 1823-1893 321
2005.12出版,第36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36期電子書
李弘祺 中國的第二次銅器時代──為什麼中國早期的砲是用銅鑄的?
1
王德毅 劉錡順昌之捷及其影響
35
陳宗仁
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
53
胡平生
政治權謀與戰爭創傷——一九三四年「拒孫之役」始末
107
羅久蓉 一個人的戰爭記憶——解讀《東史郎日記》
167
陳彥良 中國古代的貨幣區系、黃金流動與市場整合
217
李東華 論陸志鴻治校風格與臺大文學院(1946.8~1948.5)
267
李若庸 英格蘭宗教改革後的服從論述
317
林慈淑 以撒.柏林的史論——從觀念史的思考到決定論的批判
357
邢義田 從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重論秦漢的刑期問題
407
賴國棟 法國史學轉型的歷程——評《多元歷史:法國對過去的建構》 433
2006.6出版,第37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37期電子書
梁庚堯
南宋政府的私鹽防治
1
吳密察 明治國家體制與臺灣──六三法之政治的展開
59
沈松僑 江山如此多嬌──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
145
李君山 抗戰前中日「廣田三原則」談判(1935~1936)--著重其背景、緣起與議題之探討
217
許松源 專家與通識──章學誠的學術思路與錢穆的詮釋
267
范廣欣 亂世從政之地理指南──羅澤南手稿《皇輿要覽》初探
301
張元 歷史課堂教學的新程式──故事、閱讀與書寫 319
古偉瀛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351
楊彥彬 科學與想像之間──評克勞汀。柯亨,《長毛象的命運》 357
2006.12出版,第38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38期電子書
王德毅 宋朝士大夫的仁義觀──為紀念文天祥誕辰七百七十週年而作
1
邱仲麟 明代燒荒考——兼論其生態影響
25
王遠義
試論黃宗羲政治思想的歷史意義──中西公私觀演變的一個比較
65
閻鴻中
職分與制度──錢賓四與中國政治史研究
105
羅麗馨 十九世紀以前日本人的朝鮮觀
159
林慈淑 柏林與史家論「道德判斷」──兼談二十世紀英國史學的若干發展
219
陳建守 重返案發現場,故事該怎麼說?──引介卡洛.金茲伯格,《法官與史家》 271
2007.06出版,第39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39期電子書
李東華 弁言 0
許雪姬 楊雲萍教授與臺灣史研究
1
陳慈玉 全球化的省思──全漢昇與近代中國經濟史研究
77
王心揚 家與國的抉擇──東晉士人對忠君觀念的提倡
107
羅彤華 唐朝官倉的出貸與糴糶──以義倉、常平倉為主
139
徐秉愉 從「內地」到「邊區」──金初至章宗朝上京地位的變化
185
胡平生
左翼電影《漁光曲》及其相關史事
233
王世宗
烏干達問題與英國自由派帝國主義的發展,1892~95
315
蕭明禮 後殖民研究的去脈絡化困境與轉機──述評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 369
2007.12出版,第40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電子書
黃俊傑 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與政治權力之關係──以《論語》、《孟子》為例
1
方震華
宋政治論述中的貞觀之政──治國典範的論辯
19
劉勇 李材與萬曆四年(1576)大征羅旁之役
57
周婉窈
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
93
徐興慶 德川幕末知識人吸收西洋文明的思想變遷
149
劉巧楣
書寫牆面──布萊斯.馬登的中國作品與現代主義
201
陳慧宏
「文化相遇的方法論」──評析中歐文化交流研究的新視野
239
2008.6出版,第41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41期電子書
呂妙芬 做為蒙學與女教讀本的《孝經》──兼論其文本定位的歷史變化
1
胡雲薇 千里宦遊成底事,每年風景是他鄉──試論唐代的宦遊與家庭
65
陳宗仁 Lequeo Pequeno與Formosa──十六世紀歐洲繪製地圖對臺灣海域的描繪及其轉變
109
衣若蘭
旌表制度、傳記體例與女性史傳──論《清史稿.列女傳》賢母傳記之復興
165
羅麗馨 江戶時代朝鮮通信使對日本社會的觀察
203
秦曼儀
兩位書籍史家的方法論反省與實踐──馬爾坦和夏提埃對於書籍、閱讀和書寫文化史的研究
257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1-40期作者索引(1974-2007)
2008.12出版,第42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42期電子書
胡勝源 「人心思魏」與魏齊禪代
1
葉言都 郵發合一──中共建國後報業發行的變局(1949-1954)
45
童長義
〈建國分寺之詔〉擬稿及頒佈期日新論
85
楊肅獻
柏克思想與英格蘭啟蒙運動
107
黃文齡 種族隔離下的自力救濟──美國進步時期黑人、肺結核病與醫療照顧之研究
173
劉光臨 市場、戰爭和財政國家──對南宋賦稅問題的再思考
221
陳榮聲 山室信一,《???──?洲??肖像》增補版 287
2009.6出版,第43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43期電子書
羅彤華 唐代反逆罪資財沒官考論──兼論《天聖令.獄官令》「犯罪資財入官」條
1
林玉茹 潟湖、歷史記憶與王爺崇拜──以清代鯤身王信仰的擴散為例
43
李君山 對日備戰與中蘇談判(1931-1937)
87
陳仁姮 《往年紀事》在近代俄國通史編著的意義
151
黃俊傑 作為區域史的東亞文化交流史──問題意識與研究主題
187
裴英姬 《燕行錄》的研究史回顧(1933-2008)
219
廖宜方 評盧建榮著,《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 257
傅揚 反思王通、儒學與隋唐思想史──評李小成著,《文中子考論》 269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1-42期作者索引(1974-2008)
2009.12出版,第44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44期電子書
古偉瀛
撰史憑誰定良窳?──試論「良史」的變與不變
1
鄭雅如 齊梁士人的交遊──:以任昉的社交網絡為中心的考察
43
楊貞德 從「完全之人」到「完全之平等」──劉師培的革命思想及其意涵
93
陳郴 德國在華軍事情報機關(1941-1945)
153
廖宜方 評陳弱水著,《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 195
楊宗霖 評鮑曉鷗著,那瓜譯,《西班牙人的臺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 205
王一樵 評述Cynthia J. Brokaw, Commerce in Culture: The Sibao Book Trade in th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文化貿易:清代至 民國時期四堡的書籍交易》) 219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1-44期作者索引(1974-2009)
2010.6出版,第45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45期電子書
劉祥光 宋代風水文化的擴展
1
熊慧嵐 宋代蘇州州學的財務經營與權益維護——兼論州學功能與教授職責的擴增
79
陳弱水
臺大歷史系與現代中國史學傳統(1950-1970)
117
花亦芬
布克哈特遺著《緬懷魯本斯》對「個人主義」與「現世性」問題的再思考
155
劉巧楣
蒙德里安的多元主義與二十世紀初的巴黎都會
221
吳雅婷 蒙元的政治,文化的蒙元──評介宮紀子,《蒙古時代之出版文化》 327
曲曉雷 「跨域」視角下社會圖景的建構──評黃賢強,《跨域史學:近代中國與南洋華人研究的新視野》〔本文經查證係一稿兩投,自即日起撤下全文〕 341
2010.12出版,第46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46期電子書
李宗翰 動態的制度史──《文獻通考》之史學方法
1
朱 溢 唐至北宋時期太廟祭祀中私家因素的成長
35
童長義
伊藤仁齋功利思想新探──以晚年《童子問》的相關詮釋為中心
85
花亦芬
布克哈特與中古城市史研究──從《科隆大主教孔拉德》談起
115
包偉民 再論南宋國家財政的幾個問題--答劉光臨君
177
傅 揚 評李松濤,《唐代前期政治文化研究》 231
2011.06出版,第47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47期電子書
梁庚堯
南宋溫艚考──海盜活動、私鹽運販與沿海航運的發展
1
吳翎君 民初美國企業對黃河鐵橋和南方大港的投資──企業、政府與外交關係的考察
61
劉 慧
土地與叛亂--十三世紀中期英格蘭貴族改革運動的一個面向
107
劉巧楣
想像的字體--布萊斯.馬登的《王紅公蝕刻》圖冊
169
肖清和 故紙堆裡覓新知──評張先清、趙蕊娟編,《中國地方志基督教史料輯要》 257
韓承樺 引介尤根.歐斯特哈默著,劉興華譯, 《亞洲去魔化:十八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 267
艾立德 評介達索彬,《地緣民族主義在中國 ──歷史地理學思潮,1900-1949》 283
2011.12出版,第48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48期電子書
陳麗華 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
1
羅景文 東亞漢文化知識圈的流動與互動──以梁啟超與潘佩珠對西方思想家與日本維新人物的書寫為例
51
趙綺娜 觀察美國──臺灣菁英筆下的美國形象與教育交換計畫,1950-1970
97
方震華
傳統領域如何發展?──對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幾點觀察
165
曾華璧 英國自然學家懷特(Gilbert White)著作《塞耳彭自然史》的分析研究
185
蘇聖雄 評介陳進金著,《機變巧詐──兩湖事變前後軍系互動的分析》 227
黃麗君 評述Weijing Lu, True to Her Word: The Faithful Maiden Cul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235
2012.06出版,第49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49期電子書
楊典錕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中國留學生──以第一至第十一期畢業生為中心的分
1
陳學然 各行其是:「東南互保」與「兩廣獨立」中之各方政治籌
65
陳仁姮 史學或政治?──近代俄國歷史學家密留可夫的自由主義探討
111
林美香 十六、十七世紀歐洲的禮儀書及其研究
157
林益德 評介王玲,《漢魏六朝荊州地區的經濟與社會變遷》 213
林文正 評介洪麗完著,《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 227
2012.12出版,第50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50期電子書
方震華
才兼文武的追求──唐代後期士人的軍事參與
1
邱仲麟 陰氣鬱積──明代宮人的採選與放出
33
沈玉慧 乾隆二十五~二十六年朝鮮使節與安南、南掌、琉球三國人員於北京之交流
109
王遠義
惑在哪裡──新解胡適與李大釗「問題與主義」的論辯及其歷史意義
155
鄭宗賢 評介王愛清,《秦漢鄉里控制研究》 251
2013.06出版,第51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51期電子書
張嘉鳳
愛身念重 ──《折肱漫錄》(1635)中文人之疾與養
1
李文良
清代臺灣朱一貴事件後的義民議敘
81
楊肅獻
吉朋的史學與近代歐洲的古典學術
119
胡昌智 譯介朵伊森書評〈提升歷史學成為一門科學〉
181
古偉瀛
夏伯嘉著,向紅艷、李春園譯,董少新校訂,《利瑪竇:紫禁城裡的耶穌會士》 223
2013.12出版,第52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52期電子書
羅彤華 唐代養子的類型及其禮法地位
1
梁庚堯
從南北到東西──宋代真州轉運地位的轉變
53
劉光臨 傳統中國如何對流通商品徵稅──關於宋代和晚清商稅徵收的比較研究
145
顏杏如
與帝國的腳步俱進──高橋鏡子的跨界、外地經驗與國家意識
251
2014.06出版,第53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53期電子書
方震華
轉機的錯失──南宋理宗即位與政局的紛擾
1
邱仲麟 明清泰山香稅新考
37
李鑑慧 由兩篇講道文論湯瑪斯格林哲學之當代宗教意涵
133
陶克思 普世脈絡下的正常化?統一後的德國關於二戰及大屠殺的記憶文化
181
2014.12出版,第54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54期電子書
朱銘堅 北宋中後期國子學的發展及其政治意義
1
陳雯怡 從朝廷到地方──元代去思碑的 盛行與應用場域的轉移
47
徐興慶 「儒、釋、道、醫」的中日文化交流──從戴笠到獨立性易的流轉人生
123
李文良
清代臺灣的「港戶」及其水域權利──以臺江內海新灣二港為例
211
2015.06出版,第55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55期電子書
秦曼儀
絕對王權下貴族的書寫與出版 ──拉侯什傅科公爵的《道德箴言錄》與巴黎菁英讀者
1
李信成 清代宜蘭的官舉族長及其功能探討
67
曾品滄 十九世紀臺江海埔墾地開發與臺灣郡城的官商利益結構
125
衣若蘭
才女史評越扶桑──和刻本李晚芳《讀史管見》的出版與流傳
173
吳翎君 從徐國琦Chinese and Americans: A Shared History談美國學界對 中美關係史研究的新取徑
219
2015.12出版,第56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56期電子書
游逸飛 從軍區到地方政府──簡牘及金文所見戰國秦之郡制演變
1
何威萱 從「傳經」到「明道」──程敏政與明代前期孔廟從祀標準的轉變
35
羅士傑
民間教派、宗教家庭與地方社會──以十七至十九世紀中葉浙江慶元 姚氏家族為中心
87
呂紹理
從螟蛉到螟害──近代臺灣的農業蟲害及其防治
133
劉熙明 國軍在孟良崮戰役的指揮權(1947年5月)
189
李龢書 書評:橫手裕著,《道教的歷史》 223
2016.06出版,第57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57期電子書
閻鴻中
《史記.循吏列傳》析疑
1
陳彥良 兩漢災害高峰期──天災、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47
王鴻泰 聖王之道──明文皇的政治文化與文化政治
117
曾美芳 「那移出納」律與明代財政管理制度
183
呂妙芬 明清士人在家拜聖賢的禮儀實踐
229
2016.12出版,第58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58期電子書
侯道儒 司馬光《太玄集注》中的君子與小人
1
陳雯怡 由「詩卷」到「總集」──元代士人交遊的文化表現
47
吳展良
晚清的「生元思想」及其非啟蒙傾向──以康有為與譚嗣同為中心
105
林玉茹 通訊與貿易──十九世紀末臺灣和寧波郊商人的訊息傳遞
157
陳翠蓮
臺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
195
林慈淑 證據概念──從高中歷史課綱到教學問題探析
249
孫衛國 顧少華 東晉門閥政治的另一歷史面相──讀王心揚《東晉士族的雙重政治性格研究》 287
2017.06出版,第59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60期電子書
吳雅婷 靖康前後日常秩序的變調──李綱的行跡與視角
1
陳慧宏
兩幅耶穌會士的聖母聖像──兼論明末天主教的「宗教」
49
劉龍心 地志書寫與家國想像──民初《大中華地理志》的地方與國家認同
119
任偉 星火何以燎原──朱毛紅軍的崛起之路
171
蕭道中 新中國外交初體驗──1950 年伍修權的紐約聯合國之行
217
陳禹仲 評述Richard Whatmore, What is Intellectual History? 265
2017.12出版,第60期中文目錄
歷史系 臺大歷史學報第60期電子書
黃怡君 西漢未央宮的政治空間
1
許雅惠
宋、元《三禮圖》的版面形式與使用──兼論新舊禮器變革
57
李如鈞 予奪在上——宋徽宗朝的違御筆責罰
119
方震華
夷狄無百年之運──運數論與夷夏觀的分析
159
查忻 十七至十八世紀之巴達維亞唐人美色甘
193
林欣宜 臺灣入門──連瑪玉的福爾摩沙故事
231
林榮盛 評科大衛,《明清社會和禮儀》 271
目录介绍如下:
├─台大历史学报-01 (0 folders, 16 files, 2.45 GB, 2.45 GB in total.)
│001臺大歷史學報 24 (1999).pdf 195.84 MB
│002臺大歷史學報 25 (2000).pdf 134.23 MB
│003臺大歷史學報 26 (2000).pdf 169.53 MB
│004臺大歷史學報 27 (2001).pdf 104.29 MB
│005臺大歷史學報 28 (2001).pdf 124.51 MB
│006臺大歷史學報 29 (2001-2002).pdf 104.76 MB
│007臺大歷史學報 30 (2002).pdf 136.52 MB
│008臺大歷史學報 31 (2003).pdf 160.73 MB
│009臺大歷史學報 32 (2003).pdf 158.32 MB
│010臺大歷史學報 33 (2004).pdf 202.40 MB
│011臺大歷史學報 34 (2004).pdf 187.51 MB
│012臺大歷史學報 35 (2005).pdf 150.31 MB
│013臺大歷史學報 36 (2005).pdf 200.83 MB
│014臺大歷史學報 37 (2006).pdf 170.30 MB
│015臺大歷史學報 38 (2006).pdf 126.87 MB
│016臺大歷史學報 39 (2007).pdf 186.43 MB
└─台大历史学报-02 (0 folders, 19 files, 2.32 GB, 2.32 GB in total.)
017臺大歷史學報 40 (2007).pdf 126.49 MB
018臺大歷史學報 42 (2008).pdf 125.84 MB
019臺大歷史學報 43 (2009).pdf 132.69 MB
020臺大歷史學報 44 (2009).pdf 113.17 MB
021臺大歷史學報 45 (2010).pdf 163.21 MB
022臺大歷史學報 47 (2011).pdf 132.99 MB
023臺大歷史學報 48 (2011).pdf 124.28 MB
024臺大歷史學報 49 (2012).pdf 117.19 MB
025臺大歷史學報 50 (2012).pdf 126.97 MB
026臺大歷史學報 51 (2013).pdf 109.04 MB
027臺大歷史學報 52 (2013).pdf 150.19 MB
028臺大歷史學報 53 (2014).pdf 103.55 MB
029臺大歷史學報 54 (2014).pdf 108.33 MB
030臺大歷史學報 55 (2015).pdf 113.65 MB
031臺大歷史學報 56 (2015).pdf 107.95 MB
032臺大歷史學報 57 (2016).pdf 123.94 MB
033臺大歷史學報 58 (2016).pdf 140.78 MB
034臺大歷史學報 59 (2017).pdf 129.33 MB
035臺大歷史學報 60 (2017).pdf 122.52 MB |